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位于铜鼓县,是一个由县残联和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非盈利公益康复机构。该中心专注于为2至16周岁的残障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干预服务,致力于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在6月29日的清晨,南昌大学的实践队成员们早早地抵达了康复中心,他们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刻投入到了与孩子们的互动之中,共同开启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新的一天。
在6月29日这一天,南昌大学的“鼓韵新声”红色走读社会实践队怀着满腔热情,前往了风景秀丽的铜鼓县,他们的目的地是当地的阳光益智康复中心。在那里,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活动,旨在为那些特殊儿童带去温暖与陪伴,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关怀与爱心。

图为实践队员与特殊儿童展示共同制作的毛线球毛昊宇摄
在手工制作环节中,实践队的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教室的桌子旁,彩色的毛线在他们大小不一的手中有序地穿梭,编织出一个个造型可爱、色彩斑斓的毛线球。实践队的成员们耐心地围坐在孩子们的身旁,细致地示范着如何制作毛线球。他们从基础的缠绕毛线的方法开始,逐步讲解到如何巧妙地塑造出毛线球圆润的形状,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孩子们则专注地投入在手工制作中,他们的欢声笑语在教室内回荡,营造出一个温馨而欢乐的学习氛围。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特殊儿童进行绘画毛昊宇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绘画和风筝放飞活动成为了当天活动的两大亮点。孩子们手持五彩缤纷的油画棒,在风筝的表面上自由自在地挥洒着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将他们纯真无邪的童心和无限的想象力转化成了一幅幅五彩斑斓、充满活力的图案。实践队的成员们则在孩子们中间来回穿梭,他们或轻声细语地给予孩子们一些建议,或帮助孩子们完成那些对他们来说可能稍显复杂的图案设计。随着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创意的画作在风筝上逐渐成形,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的光芒,仿佛他们已经飞上了蓝天,与风筝一同翱翔。

图为特殊儿童展示绘制的风筝毛昊宇摄
在那片清澈的蓝天和洁白的云朵的映衬之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牵着自己亲手绘制的五彩缤纷的风筝,开始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起来。微风轻柔地拂过,一只只承载着孩子们纯真与梦想的风筝缓缓地升向高空,在那蔚蓝的天空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孩子们跟随着自己心爱的风筝奔跑,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美妙的乐章,洒满了整个操场,给这个宁静的午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阳光益智康复中心的儿童放飞风筝毛昊宇摄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南昌大学的实践队员们耐心地引导着孩子们,一步步地亲手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许愿瓶。孩子们在纸上挥洒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他们用稚嫩的小手,将这些画作精心地折叠起来,每一个折角都透露出孩子们的认真和专注。接着,他们将这些折叠好的画作轻轻地放入透明的玻璃瓶中,每一个放入的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进行一个神圣的仪式。随后,孩子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贴画,小心翼翼地贴在瓶子的外侧,每一个贴画的选择都透露出孩子们的个性和喜好。这些小小的许愿瓶,不仅封存了孩子们的艺术作品,更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此次活动,南昌大学实践队以实际行动传递了社会的关爱,助力特殊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阳光益智康复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为残障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而“鼓韵新声”实践队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公益事业的深远意义。实践队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对特殊群体的关注,汇聚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共同为这些折翼的天使筑就一条逐梦蓝天的温暖跑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特殊儿童康复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拥有更加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实践队员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尽管他们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就能在自己的天空中闪耀,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