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日,河南科技大学的数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七二五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知识科普活动。他们借助PPT,带领社区小朋友们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旨在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活动当天,雨后清晨,阳光明媚,社区活动室内热闹非凡。
上午9点,小朋友们满怀期待地来到活动现场,有序地坐在座位上,好奇地打量着即将为他们带来新知识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文化衫,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热情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为了让本次科普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学生志愿者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深入研究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昆虫知识,查阅了书籍和资料,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PPT。PPT中不仅涵盖了蝴蝶、蜜蜂、蚂蚁等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还通过图片将昆虫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图为团队成员借助PPT讲解昆虫知识。通讯员 王佳梦 供图
寓教于乐,标本展示使宣讲生动形象 除了基础的知识讲解,为增强科普活动的实际效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河南科技大学"虫"此开始实践团队特意从该校选取了部分昆虫标本,作为现场宣讲的重要教具。这些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以直观鲜活的方式将昆虫世界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昆虫特征,亲身领略自然界生物的丰富层次与奇妙多样性。
其中,团队成员积极为小朋友们讲解,巧妙融入趣味性故事和互动问答环节。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了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在教育资源、实践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这样的校地合作模式,既为河南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地方科普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解答疑惑。通讯员 王佳梦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学到了好多昆虫知识,原来小虫子们的世界这么有趣,我以后也要保护那些对人们好的昆虫”小朋友的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此次科普活动的成功,也进一步凸显了“虫”此开始实践团在传播科学知识与培养孩子昆虫保护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此次昆虫知识科普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不仅让社区小朋友了解到了丰富的昆虫知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也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自身素养和品格。标本前,仍有不少孩子驻足凝视,眼中满是对昆虫的好奇与探索欲。这场融合知识讲解、趣味互动与实物展示的科普盛宴,不仅为社区儿童打开了认识自然的新窗口,更搭建起校地合作的坚实桥梁。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地方科普事业发展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小朋友们的合影。通讯员 社区工作人员 供图
此次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科普昆虫知识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科普盛宴,进一步推动了科普知识在社区的传播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