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当狮山遇见沔阳1.1 官方行动:精准对接,多维赋能
为深化华中农业大学与优质生源基地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展现学校“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育人理念与狮山校园文化魅力,2025年2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联合优秀学子代表赴湖北省仙桃中学,开展“遇见狮山,逐梦华农”主题招生宣传活动。
活动以“学子反哺母校、榜样引领成长”为核心,通过校友经验分享、学科特色展示、沉浸式校园文化体验等形式,向仙桃中学师生及家长传递华农精神、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成果,激发高中生对现代农业科学的兴趣,助力其明晰生涯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2 学子心声:以青春之名,赴双向之约
“两年前,母校送我离开仙桃;两年后,华农让我带着光回来。”参与活动的同学在回访手记中写道。这次回访,不仅仅是为了向学弟学妹们介绍我们的大学,更是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选择华农,是一场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作为曾经的“迷茫者”,我们也曾在志愿填报时纠结:农业院校是不是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几年在华农的学习与实践,让我们彻底打破了这种偏见。从实验室里的基因编辑到智慧农田的无人机巡护,从乡村振兴的社会调研到国际学术会议的演讲台——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现代农业科学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模样,而华农,正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二、破壁:活动实施与亮点
2.1“学子+母校”双维度联动
团队成员作为“校友使者”,以同龄人的视角和亲身经历,讲述在华农的学习、科研、生活故事。这种“校友反哺母校”的形式,有效拉近了与仙桃中学高中生的情感距离,使得宣传内容更加真实可信,激发了高中生对华农的向往和好奇心。
2.2“学科+文化”沉浸式体验
我们特别播放了《狮山四季》主题短片,以其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生动展现了华农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短片中,樱花大道的浪漫春景、试验田的勃勃生机、智慧农业温室的科技魅力等场景,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高中生们仿佛置身于华农的校园之中,感受到了“山水校园、人文华农”的独特韵味。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增强了他们对华农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结合华农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强基计划”专业的深入解读,为高中生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校园文化体验。这不仅增强了高中生的文化认同感,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导。
2.3“梦想+规划”生涯赋能
设计“我的未来名片”互动环节,鼓励高中生写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由华农学子提供个性化的生涯发展规划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共鸣和兴趣。接着,根据每位高中生的职业目标,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供了个性化的生涯发展规划建议。这些建议既包括了学术领域的深入探索,也涵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交技巧的拓展等多个方面,为高中生们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高中生的职业梦想,还为他们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规划路径,助力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
三、共情:让成长照见成长
3.1破冰时刻
在一次与学弟学妹的互动中,我被问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华农养狮子吗?”我笑着指向校园地图上的狮山,幽默地回答:“这里没有真狮子,但有凌晨实验室里拼命努力的我们!”全场在哄笑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眼中的光芒——那是好奇心被瞬间点燃的模样。这一刻,我意识到,通过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感,不仅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能激发他们对大学生活和农业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3.2价值传递
在“我的未来名片”分享环节,一位男生满怀激情地表示他想研发抗虫水稻,他的决心和梦想深深震撼了我。回想起三年前的自己,同样站在这个舞台上,心中满是迷茫与不确定。而今,在华农的学习与实践中,我逐渐明白:农业绝非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一场用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伟大征程。这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自豪,因为我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更有机会将这份对农业的热爱与信念传递给下一代。
3.3情感联结
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看着我如今侃侃而谈的模样,红着眼眶说:“当年担心你学农吃苦,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涌入心田,让我瞬间领悟到:我们不仅仅是学校的招生使者,更是在为那些曾经同样迷茫、担忧的“自己”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份情感联结,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恩,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就,为后来者树立榜样,传递力量。
四、破茧与传灯: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双向奔赴
4.1认知茧房的突破:当农业遇见赛博朋克
回访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弟学妹们对“智慧农业”和“食品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兴趣远超预期。一位男生直言不讳地表示,若非此次宣传活动的介绍,他从未意识到农业能够与人工智能(AI)、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相结合。这一反馈深刻揭示了信息差的存在,并提示我们,在招生宣传中,通过生动、前沿的案例展现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与时代特征,可能比单纯强调农业情怀更能触动新世代学生的心弦。因此,未来的宣传工作需更加注重采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利用科技感十足的农业创新实例,激发学生们对现代农业的兴趣与向往,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这一领域。
4.2 灯塔效应的蔓延:在问答中照见教育本质
活动结束后,微信群内的热烈讨论持续不断,学弟学妹们纷纷向学长学姐们咨询转专业政策、校园生活细节等问题,如“转专业难吗?”、“华农的食堂有没有热干面?”等,这些具体问题反映出他们更倾向于听取“过来人”的真实体验,而非仅仅依赖官方数据。这一现象凸显了“学长学姐效应”在招生宣传中的巨大影响力。作为学长学姐,我们不仅是学校的宣传者,更是学弟学妹们未来可能的人生导师和校园生活的直接经验提供者。因此,我们的角色和责任远不止于传递信息,更在于以真诚的态度分享个人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融入校园生活。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成为连接学校与新生之间的桥梁。
五、结语:播种者与追光者的交响
本次仙桃中学之行,不仅是一次招生宣传的战术实践,更是一场农业教育价值的破壁行动。我们带着狮山的泥土芬芳而去,携着少年眼中的星火而归。当官方数据与学子故事交汇,当实验室的严谨与樱花大道的浪漫交融,我们清晰看见——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单向灌输,而在于点燃火种;
招生的价值,不局限于生源竞争,更在于价值共鸣。
未来,我们这支队伍将继续以“青春之名”,在更多校园播撒知农爱农的种子,让“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华农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