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山区养老服务新样本|丽水学院师生走进景宁“养老管家”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探寻山区养老服务新样本|丽水学院师生走进景宁“养老管家”

  温暖服务·幸福零距离·

  前言
  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背景下,景宁畲族自治县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打造贴近居民、便捷高效的基层服务体系。其中,“养老管家”作为深入村居的一线服务者,承担起陪伴照护、健康监测等多重职责,成为老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亲近、最信赖的守护人。为深入了解“养老管家”制度在山区落地的实际运行情况,丽水学院护理专业2024级学生组成“银龄守卫者”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6月17日赴景宁开展调研与走访活动,实地观察基层养老服务新图景。
  什么是养老管家——他们是离老人最近的人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不老松养老活动中心,雷小忠副任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并详细介绍了“养老管家”模式。正如雷主任所言:“他们是村里最熟悉老人‘家长里短’的人。”这一由151名村网格员、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山区养老管家队伍,已经成为破解山区养老困境的重要力量。
  雷主任展示了养老管家使用的工作工具箱,内含血压计、体温计、指甲刀、理发器等工具,借助“1+7智慧服务”平台,完成老年人健康数据的远程实时上传与家庭同步通知。养老管家们定期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并代购药品,物品等。以前,老人需要转乘三次车才能到达乡卫生院,而如今这些服务可以在村里直接提供,极大地改善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不老松活动中心还配备了专门的车辆,常态化为留守、空巢老人提供助兴、助购、助浴等流动服务。
  实地走访:山路弯弯,服务不断
  
  实践团分为两队分别走访敕木山、王金垟等偏远山区,与养老管家一同开展入户探访服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亲手为老人测量血压,帮忙搬运设备,感受到管家日复一日上山下村的艰辛,也体会到老人们对养老管家的深厚信任。此外,调研中也注意到智慧服务平台“一码一老人”系统的高效便捷,极大提升了山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与精准度。
  配图:
  访谈实录:一份工作的坚持与温度
  
  在活动的尾声,团队成员采访了其中一位养老管家。她提到,自己从事养老服务已有数年,平日除负责健康管理外,还承担邻里走访、物资代办、精神慰藉等任务。
  谈及印象深刻的案例,她表示,虽然服务工作日常琐碎,但正是这些小事构成了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感来源”。她认为,“养老管家”不仅是一个工作角色,更像是老人生活中的“远亲”,能在老龄社会中提供最切实的陪伴。
   实践感悟:走进山村,更走进老人心中
  
  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真切体会到“养老管家”模式在缓解山区养老难题中的创新探索与现实成效,也加深了对其可持续发展与推广价值的理解。
  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制度层面的优化,更看到了服务落地中的现实挑战:如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专业人力短缺,以及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尚待加强。
  这不仅是一场走进山村的调研,更是一场走近老人的心灵对话。我们感受到,“养老”不仅关乎政策安排,更关乎一群基层工作者长久的坚守与温情的陪伴。这次实践,是知识与现实的连接,更是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的点燃。
  展望:让每一位老人都被温柔守护
  在“县域养老体系创新试点”推动下,景宁正在以“智慧+人文”“制度+温情”的模式持续完善服务链条。“养老管家”作为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正让更多山区老人享受到专业、有尊严、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我们相信,有制度护航,有管家同行,银龄不再孤单。未来,我们也期待将更多青年力量注入基层,为共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来源:丽水学院“银龄守卫者”实践团
  文案策划:楼丹乐,陈舒慧编辑:楼艳,周英
  特别鸣谢:景宁县民政局、不老松养老活动中心
  
 

作者:楼丹乐,陈舒慧,楼艳,周英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山区养老服务新样本|丽水学院师生走进景宁“养老管家”
  • 省直书店暑期研学活动火热开展,助力儿童夏日成长
  • 探数智赋能密码 解家庭照护困境——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养老照护专题调研
  • “银龄护齿,乐享健康”——因齿出彩实践队赴国药东风花果医院开展老年口腔健康促进活
  • 追溯辛亥峥嵘岁月 汲取奋进精神力量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