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2025三下乡】精研水利遗珍,仰瞻时代匠心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星火筑梦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推动历史水利设施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助力乡村文化与水利事业的协同发展传承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力量,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7月4日下午,在南沱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冉绍平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星火筑梦团”前往南沱红星渡槽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南沱红星渡槽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的水利灌溉设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现存渡槽主体建筑及配套水库设施。该建筑侧立面阴刻16段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整体规模宏大,至今仍保持灌溉功能。2019年2月27日被列入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并于2012年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冉绍平副主任对南沱红星渡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谈到,在那个技术条件极为有限、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艰苦年代,南沱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高度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为指引,历经数年艰苦奋斗,最终成功建成了这一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渡槽工程。红星渡槽的建成,不仅是南沱地区水利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以史为鉴,从水利遗珍中汲取奋进力量;启智增慧,在奋斗征程里感悟时代精神。南沱红星渡槽作为历史与精神的双重载体,其蕴含的艰苦奋斗与团结协作精神跨越时空,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同学们纷纷表示,当代青年应从这一珍贵历史遗产中汲取奋进力量,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
 
(通讯员:郑童心)
作者: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宣传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点亮乡村教育之光,播撒希望的种子——“爱童行”实践队暑期支教纪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