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迹816,在历史的深邃回响中传承三线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的时代号召下,深入贯彻关于红色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9日,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816工程,以实地探访触摸历史脉络,在三线建设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
     走进816工程的展览区域,斑驳的老照片与珍贵的历史资料静静陈列。团队成员们驻足凝视,在一张记录着建设者们开凿洞体的黑白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那些坚毅的脸庞,粗糙却有力的双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建设者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无畏与担当。墙上“八年峥嵘岁月,大人工巨洞”的红色大字,更是如同一把重锤,敲开了那段尘封的记忆之门,让人不禁遥想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816工程展厅” 熊鸣芳摄)
      “816工程厅”的参观尾声,“《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 结束语展板前,大家驻足良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的青春誓言,让三线精神的传承有了更具象的情感共鸣 。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展厅“结束语”处驻足 熊芳鸣摄)
         沿着幽深的隧道前行,昏黄的灯光在粗糙的岩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成员们俯身观察着玻璃展柜中的物件,从磨损的安全帽到布满划痕的图纸,每一件都承载着建设者们的汗水与心血。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是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见证。 大家仿佛能看到,在这昏暗的隧道里,建设者们手持简陋工具,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智慧,一寸寸地开凿出这庞大的地下工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永远的工程兵”物品陈列 熊芳鸣摄)
         随后,团队来到矗立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字样的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成员们神情肃穆,展开党旗,向为三线建设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深刻意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这份沉重的历史,让每一位成员的心中都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烈士陵园与党旗合影 熊芳鸣摄)
         此次对涪陵816工程的探访,不仅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铭记于心,并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未来,他们也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三线精神,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让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魏芳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古城脉络,感悟人文漳州
  • 探寻古城脉络,感悟人文漳州
  • 6月29日,工程技术学院漳州古城薪火长征暑期实践队走进漳州古城,开展文化调研与实践活动,挖掘古城历史文化价值,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 07-09
  • 青春筑梦乡野间,“语”你共赴成长之约
  • 普法广德行 安全护万家——桃州镇校地联动筑牢“一老一小”安全防线
  • 浙江农林大学“党团融光 践悟苍南”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首程之日
  • 寻迹816,在历史的深邃回响中传承三线精神
  • 漆遇·漆韵·漆声:华中科技大学学子赴荆州探寻荆楚漆器传承与创新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