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本质是青年对‘意义感’的追寻。当“躺平”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青年标签,其背后折射的社会心态引发广泛关注。今年暑期7月10日,宁波大学组建“青年社会心态调研团”,由临床医学专业师生组成,深入校园内外开展“躺平现象与青年发展”主题调研。团队通过调研将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面向本校外校大学生,试图解构这一现象背后的青年生存图景与价值诉求。
问卷设计围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就业预期等多个维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计划面向宁波大学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数千名学生发放以获取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深度访谈则将选取不同年级、专业、背景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对“躺平”的理解、自身经历及内心想法。
同时,团队还将与教师及就业指导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从教育和管理的视角收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团队还将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为本次调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场跨越暑期的调研,不仅是对“躺平”现象的学术解构,更像是一场与青年群体的深度对话。当数据与故事交织,我们看到的不是“躺平”的浪潮,而是一代青年在迷茫中寻找方向、在压力下重构价值的生动图景。
谈及此次调研的初衷,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真实呈现大学生'躺平'现象的现状,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评估其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也能为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调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团队成员满怀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解决大学生"躺平"问题提供有益思路,帮助更多青年学子在大学时光中明确奋斗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后续,宁波大学将持续跟进调研进展,并及时公布研究成果,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提供详实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