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下午,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大石壁社区活动室内热闹非凡,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綦江”暑期社会实践队为这里30余名小学至初中阶段的儿童,带来了一场集趣味游戏、科学实验与手工创作于一体的暑期实践活动。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你说我猜”小游戏——破冰互动暖氛围
活动伊始,“你说我猜”小游戏率先登场,成为活跃气氛的“催化剂”。小朋友们两人一组,先由一组小朋友自主商议组词,随后老师接过词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搭档的小伙伴则根据描述努力猜测词语。
当“王国”这个词语被老师描述为“一个童话里才有的,有人统治这片地方,同时这片地上有很多大臣和百姓居住”时,台下的小朋友们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搭档的小伙伴更是迅速说出答案,引得现场笑声阵阵。这场简单有趣的互动,不仅打破了孩子们之间的陌生感,更让整个活动室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小侦探查指纹”实验——科学探索显奇妙
紧接着,“小侦探查指纹”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瞬间化身“小小科学家”,开启了奇妙的探索之旅。实践队员先为孩子们示范实验步骤:在A4纸上轻轻按压手指,留下看不见的指纹。随后将碘伏均匀涂满玻璃杯内壁,把杯子倒扣在留有指纹的纸张上方。当用吹风机对着杯子底部加热时,杯内逐渐升腾起紫红色的碘伏蒸汽,原本空白的白纸上,棕色的指纹轨迹倏然显现,清晰得仿佛能看到指纹上的每一个纹路。
“太神奇了!”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尝试。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当自己按压的指纹在蒸汽中慢慢“现身”时,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实验结束后,老师详细讲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指纹上残留的油脂和汗液会吸附碘蒸汽,而碘在加热时会升华变成气体,从而让原本看不见的指纹显现出来。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对科学的好奇心被深深激发。
手工创作展示——奇思妙想展创意
最后进行的手工创作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实践队为孩子们发放了一次性杯子、碟子、彩纸、彩笔等材料,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手工艺品。拿到材料后,孩子们立刻投入到创作中:有的用彩纸和杯子制作出了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在碟子上画出了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还有的将杯子和碟子组合起来,搭建出了迷你“城堡”。
实践团队为所有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他们的手工作品拍照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了孩子们天真纯粹的笑脸。大石壁社区书记评价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科学教育提供了“从孩子出发”的鲜活范本,还彰显了教育者以专业智慧守护童真、赋能成长的初心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