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笔墨涵古韵,鉴书扬新风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探湖州文化古韵,传先贤至臻风尚。7月15日,根系计划团队“2025最忆是杭州·探江南文化奥秘”系列课程——《大佬带我升级》在美哉社区生动开讲。根系计划团队项目部朱铭可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书法大家赵孟頫的艺术世界,分享其创作轶事,为小朋友们展示隐藏在白纸黑墨间的艺术魅力与精神追求。课堂上孩子们兴致盎然,争相举起小手参与互动,家长们也为精彩的课程连连鼓掌。
课程从一场趣味十足的“书法用品猜猜看”开始,“肚子里藏着墨水的细长小棒”、“形如托盘的黑色石头”、“防止纸张乱跑的‘小保安’”,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起来,齐心协力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通过猜谜的方式认识了文房四宝中的毛笔、砚台、镇纸。小朋友们随即化身小小鉴赏家,在朱铭可的引领下,对比欣赏起颜真卿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两位大家的字一胖一瘦,一个刚劲雄浑,一个秀美飘逸。随着每一幅新作品的呈现,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观察到的独特之处,课堂洋溢着发现与交流的热情。
赵孟頫的《九书额》是湖州铁佛寺的珍藏,其创作背后有一段趣闻——相传赵孟頫为求完美,多次尝试未果。机缘巧合下,他用湿抹布在落尘的桌上一挥而就,终成这幅传世匾额。朱铭可用卡通形象生动再现了孤独长老与赵孟頫的对话,小朋友们一改之前的欢闹,聚精会神地沉浸其中。“学书工拙何须计,名世不难传世难”这十四字箴言在朱铭可深入浅出的解读下,不仅道出了赵孟頫不计工拙的洒脱,更揭示了其追求传世不朽的执着内核。这份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间浸润童心,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树立了可贵的标杆。  
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助教分发纸笔后,小朋友们立刻兴致勃勃地为《九书额》设计画像,每幅作品的创意都不尽相同,有的突出色彩的组合,有的着重于花纹与形状,唯一不变的是独属于儿童的无限想象力。课程尾声,孩子们自豪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与朱铭可合影留念。一张张充满童趣的作品与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为本次墨香浸润的文化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总结展望:
本次课程巧妙结合趣味互动、名家书法赏析与《九书额》故事的生动讲述,成功带小朋友们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并通过动手实践深化了文化艺术的体验。未来,根系计划团队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让更多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精品课程如春苗破土而出,吸引更广泛的青少年亲近乡土传统、感悟文化精髓,为传承民族记忆、厚植文化自信贡献力量。(通讯员:金馨童、陈羽墨、周涛)

作者:金馨童、陈羽墨、周涛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长安大学“红迹寻踪·精神赓续”社会实践队赴湖南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 循梦光影汇智慧 巧转慧趣焕课堂
  • “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深入济南地铁2号线开展调研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