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回望历史,工赋新章”与“器变维艰,思辩明章”实践团于7月14日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王举教授的带领下赴上海电信博物馆开展“赓续红色通信薪火,践行信息强国使命”主题党课,通过实物考察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通信技术演进轨迹与党组织建设关系,深入挖掘红色通信史中的建党精神密码,深入挖掘工业遗产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将通信技术发展史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为培养信息时代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提供生动教材。西北大学信息学院王举教授在上海电信博物馆开展的主题党课,以通信技术发展史为教学载体,旨在通过专业视角阐释科技创新与党的建设的内在联系。

王举教授以清末“德律风”电报机为例,剖析了晚清技术引进的局限性:设备、技术、人才全盘依赖外国,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教授指出,正是这样的历史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

在国产老式电报机前,王教授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信设备的研发历程。面对技术封锁和物资匮乏,科研人员白手起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批国产通信设备。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从革命战争年代延续至今,成为推动5G、量子通信等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
王教授强调,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源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勉励青年学子继承这一传统,在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继续突破,勇担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回望历史,工赋新章”实践队心得
在本次党课中,我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王举教授以通信技术演进历程为教学主线,生动展现了我国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
作为信息专业学子,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重任。我们需要继承前辈们“不信邪、不服输”的科研精神,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坚克难。
我将牢记王教授的嘱托“中国科技,百年追梦,党领航向,今朝梦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器变维艰,思辩明章”实践队心得
在本次上海电信博物馆王举教授的党课中,我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信息时代,我们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红色通信史中的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将个人的专业学习与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相结合。这次党课让我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以先辈为榜样,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创新,努力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红色通信的薪火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