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想象交织的成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深度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2025 年 7 月 4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以 “具象化互动教学” 为特色,组织十余名孩子开展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主题课程与创意绘画活动。这场融知识启蒙与想象探索于一体的实践,让城市书房成为青少年多维成长的沉浸式空间。
晨光献礼,实物解词
清晨七点半,城市书房的玻璃门刚推开,穿蓝色背带裤的小男孩就抱着书包跑进来,指尖还沾着未擦净的颜料 —— 他前一天特意画了 “学习加油” 的卡片准备送给志愿者。作业辅导环节,活动室被分成语文和数学两个区域。语文辅导区里,扎双马尾的小女孩盯着 “囫囵吞枣” 四字皱起眉头,铅笔在练习本上反复涂抹。志愿者刘女士注意到后,从书包里取出红枣和核桃:“从前有个人吃枣不嚼,直接吞下去……” 她一边演示吞咽动作,一边比划咀嚼的手势,“就像现在吃核桃要剥开,读书也要慢慢理解呀。” 小女孩突然笑起来,抓起笔在成语旁画了个吐枣核的小人。数学辅导区中,穿条纹衫的男孩把应用题纸折成飞机,引来邻座女孩抗议:“这题要算游泳池注水时间呢!” 志愿者孙先生见状,将矿泉水瓶和量杯搬到桌上:“我们模拟注水过程,看水流速度怎么算。” 当孩子们轮流测量水位变化时,穿红背心的小男孩突然拍手:“哦!时间等于总量除以速度!” 草稿纸上瞬间布满不同颜色的解题思路。
角色扮演,共情哽咽
读书分享会在卡通地毯区展开,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上跳跃。一个小男孩攥着卷边的书本站起来,衣角还沾着早餐的面包屑:“鲁滨逊用树枝挖山洞时,我猜他指甲肯定全断了。” 他张开双臂模仿主人公呼喊,又把铅笔盒倒扣当礁石,引得孩子们趴在地上看 “海浪”(蓝色桌布)拍打 “礁石”。轮到一个小女孩分享《夏洛的网》时,她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毛绒小猪:“威尔伯刚到农场时,就像这只小猪一样害怕。” 说到蜘蛛夏洛去世的情节,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旁边的男孩悄悄递过纸巾。戴眼镜的男孩则举着自制的昆虫卡片:“这是工蚁,负责找食物;这是兵蚁,像小战士。” 他用尺子当指挥棒,卡片在阳光下投出蚂蚁的影子,孩子们纷纷凑近观察。
优劣自剖,职业畅想
主题课程环节,志愿者宋女士将彩色便签分发给大家:“写下三个优点和缺点,就像给手机列功能清单。” 穿碎花裙的小女孩在便签上画了笑脸和哭脸:“优点是会画画,缺点是怕黑。” 宋女士指着墙上的职业海报:“怕黑的人可能更擅长观察星星,比如天文学家。” 她播放宇航员在太空站工作的视频时,穿恐龙 T 恤的男孩突然举手:“我想当恐龙学家,但恐龙都灭绝了。” 宋女士翻开化石研究的图片:“科学家能从化石里‘复活’恐龙呀。” 孩子们的笔记本上渐渐画满职业简笔画,有戴安全帽的工程师、拿画笔的画家,还有骑着恐龙的 “穿越者”。
创意塑形,荧光添彩
绘画环节以 “夏天的冰淇淋” 为主题,志愿者刚发下彩笔,穿黄色 T 恤的女孩就把画纸卷成甜筒形状:“这样冰淇淋就不会掉啦!” 旁边的男孩在冰淇淋上画了螺旋桨:“我的冰淇淋能飞到云朵上。” 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则在冰淇淋店里画了长队,每个顾客手里都拿着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 草莓味是红色的太阳,巧克力味是黑色的夜空。当他给 “夜空冰淇淋” 添上星星糖时,同桌的女孩突然说:“可以加会发光的糖粒吗?” 两人立刻用荧光笔在画纸上点出光斑。
结语:
下午四点,孩子们排队离开时,穿蓝色背带裤的男孩把画着冰淇淋飞船的画塞进志愿者手里:“姐姐,这个送给你。” 志愿者整理画具时,发现每张画纸背面都有孩子的留言:“今天知道了‘囫囵吞枣’”“想当会做冰淇淋的宇航员”。这场从晨光到夕照的活动,通过可触摸的知识互动与沉浸式的想象场景,让城市书房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
作者:通讯员朱瑶瑶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