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尼山圣境,传承儒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探寻尼山圣境,传承儒家文化

  在中华大地的文化脉络中,儒家思想的丰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熠熠生辉。尼山圣境,作为孔子诞生之地,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2025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薪火传校史”实践队,踏上了这片充满智慧与历史的土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初见尼山,古韵扑面而来

  当实践队员踏入尼山圣境,最先闯入视野的,是那座矗立山巅的72米高孔子像——72米的高度暗合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数,他身着垂落的宽袖长袍,双手交叠于胸前,衣袂似有微风拂过般微微扬起。雕像面容温和中透着庄重,俯瞰着这片孕育了儒家文化的土地。实践队员们表示:站在孔子像下仰望,山风穿过松林的簌簌声里,竟似能听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箴言在回响,一股莫名的敬畏感从心底升起,仿佛与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沿着中轴线前行,实践队员来到了大学堂。这座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殿堂,内部装饰精美绝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厅中的七十二贤廊,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生动的壁画,展现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传承,壁画上,车马辚辚的古道、杏坛讲学的晨曦、灯下删订六经的烛火,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儒家思想从萌芽到传承的脉络,让人恍惚间穿越到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亲历着圣贤们以思想为炬、照亮乱世的执着。让实践队员仿佛与圣贤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文化体验,感受儒家智慧

  在尼山圣境,实践队员除了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宏伟的建筑,还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里,文化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能亲手触摸、亲身参与的生活智慧。手读论语活动中,实践队员围坐在铺着浅灰毡布的案前,拿起笔杆纤细的狼毫毛笔,蘸取砚台里研磨好的松烟墨,在洒着细碎金箔的宣纸上慢慢抄写《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墨香混着纸张的草木气漫开来,每个字都像带着温度,从指尖顺着笔杆流进心里。这种慢下来的书写,让实践队员懂了古人翻破书简也要精读的执着,更突然明白“仁、义、礼、智、信”不是书本上的死文字,而是藏在举手投足里的规矩。

  观看《金声玉振》大型礼乐盛典也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这场演出以中国古典乐器演奏、舞蹈、吟唱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孔子的一生以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孔子的诞生、求学、讲学,到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每一个场景都让人动容。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个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时代,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交流访谈,探寻文化传承之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尼山圣境在儒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还与景区工作人员、当地居民以及游客进行了交流访谈。

  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口中实践队员们得知,尼山圣境自建成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儒学体验中心和文化修贤度假圣地。通过举办《金声玉振》等展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

  当地居民则表示,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懂得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在他们看来,尼山圣境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也让儒家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游客们对尼山圣境的评价也非常高。他们表示,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收获颇丰。

  此次尼山圣境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不仅领略到了尼山圣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深入了解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份感悟,与我校百年校史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不谋而合。建校以来,儒家文化中的智慧,早已融入校园的每一处角落。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尼山圣境,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王娜)

  图为尼山圣境孔子像 王娜供图

  图为尼山圣境孔子像 王娜供图

  图为《金声玉振》表演现场王娜供图

作者:王娜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聚焦社区“看护难”,青春志愿闪耀晴川荧光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