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泰山行思,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泰山行思,薪火相传

  2025 年,曲阜师范大学迎来建校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为呼应“薪火相传”的核心主题,探寻与校史交融的精神脉络,曲阜师范大学“薪火传校史”实践队奔赴泰山,在泰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遗迹之间,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集体讨论,感悟历代先贤的智慧,以青春实践书写对校庆的礼赞与对传承的担当。

“山高望远”:格局与理想的呼应

  攀登泰山途中,“山高望远” 石刻矗立眼前,笔力雄健,融入巍峨山体。这四字,是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交融,更与曲阜师大七十年办学轨迹悄然呼应。七十年前,学校肇始,便如登山者起步,怀揣育人理想,扎根齐鲁大地。从初设学科到如今覆盖众多领域的完备体系,从默默耕耘到成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始终在 “向上” 中拓展格局。“山高望远”里的“高”,是学术攀登的高度,曲师大人深耕基础学科、攻坚前沿课题,以科研突破追求知识高峰;“望远” 则是面向未来的视野,七十年间,学校顺应时代需求,调整育人方向、拓展合作交流,从服务地方到链接全国乃至世界,始终以长远眼光布局发展。

  实践队员们表示:“山高望远” 是启示,更是鞭策。站在学校七十周年的节点,实践队员们,传承校魂,需承继这份“登高望远”之姿 —— 以知识为阶,勇攀学术之山,突破思维局限;以理想为翼,望向时代远方,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宏大图景,让曲师学子的担当,在 “山高望远” 的意境中延续、升华。

“南天门宾馆”:坚守与服务的映照

  夜宿泰山,“南天门宾馆”静静伫立,暖黄灯光在夜色中传递着温暖。其门联 “客从四方来,君为五体主”,道尽服务的温度与坚守的分量,恰似曲阜师大七十年育人历程的生动映照。七十年里,曲阜师范大学如同“南天门宾馆”,以开放之姿迎接 “四方客”——不同籍贯、不同梦想的学子汇聚于此,学校成为他们逐梦的港湾。从学术指导的耐心细致,到生活关怀的无微不至,曲阜师范大学以“主”之担当,托举学子成长。这是育人的坚守,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培育人才、服务学子的初心从未动摇;也是教育服务社会的延伸,无数从曲师大走出的人才,进入各行各业,以所学回馈社会,续写“服务”的链条。

  实践队在宾馆停留的时光,深刻体会到“服务”与“坚守”的力量。于校庆之际回望,这份力量正是学校七秩传承的底色。实践队员表示:愿汲取这份精神,在校内,以积极进取回馈学校培育;在校外,以责任担当传递曲师温度,让“坚守服务、培育英才”的薪火,在新时代继续燃烧,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泰山行与校庆:薪火相传的践行

  泰山之行,当实践队的脚步踏上十八盘的石阶,指尖拂过历代文人的摩崖石刻,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悄然涌动。那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玉皇顶,恰如曲阜师大七十年来始终坚守的学术高地;南天门宾馆里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微笑服务,从晨光中的热水供应到深夜的应急帮扶,都在诉说着与曲师校训一脉相承的坚守。

  七十年校庆的钟声,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礼赞——从最初的简陋校舍到如今的现代化校园,从筚路蓝缕的学科建设到桃李满天下的育人成果,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精神誓师。当实践队员在泰山极顶俯瞰云海翻涌时,突然读懂“山高望远”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曲师学者在古籍整理中皓首穷经的执着,是青年学子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钻研,更是学校在时代变革中始终瞄准学术前沿的魄力。

  从泰山汲取的精神养分,正化作曲师人血脉里的薪火。身为曲师学子,当以挑山工般的坚韧,在文献考据中厘清历史脉络,当以南天门守护者的热忱,在迎新季为新生扛运行李,在社区服务中教授老人使用智能设备,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在新时代绽放新颜。

  泰山巍峨,见证我们的思索与感悟;七秩校史,赋予我们传承与奋进的使命。愿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将泰山行思融入青春征程,让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学校下一个七十年,书写属于青春、属于传承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郭家欣)

  图为实践队员观赏泰山“山高望远”石碑 郭家欣供图

  图为泰山脚下南天门宾馆 郭家欣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们集体攀登泰山 郭家欣供图

作者:郭家欣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聚焦社区“看护难”,青春志愿闪耀晴川荧光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