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传承弘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度,2024年7月8日,石河子大学学生会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了图木舒克市的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
(一)屯垦戍边是千古良策 “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废,屯垦戍边自古以来就是治理边疆的千古良策。”今图木舒克地区在唐代被叫作郁头州,这一时期,屯垦事业蓬勃发展,为唐朝巩固西域广袤疆域打下了坚实基石。唐朝政府推行屯田戍边之策,不仅设立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以加强军事防御,更将屯田兴垦视为治理西域的根本国策,推动了地区农业、手工业与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图木舒克地区屯垦戍边历史(徐志成 摄)
(二)图木舒克迎来历史新篇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20世纪50年代,10多万将士脱下军装,在荒原戈壁上开展的垦荒造田、大型水利的自给性生产建设。在1950春天的一个早晨,图木舒克草湖镇的屯垦战士们在沉睡已久的大地上进行首次耕作。晨光下坚毅的身影肩披绳索、低首弓身,豆大的汗珠不掩建设热情,古老的木犁焕发希望生机。于是这张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屯垦战士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照片浸润着汗水与希望,就留在了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里。
图为屯垦战士们首次在图木舒克草湖镇进行耕作(周凯乐 摄)
(三)一生只做一件事 70年来,兵团人始终秉持着为民办好事、不与民争利的原则,用青春和热血唱响了一曲曲建设祖国、巩固边疆的壮歌。当讲解员说到图木舒克的建设历史时,钦佩与敬仰在我们的心底油然而生:"一令如山,终生践行。"屯垦戍边战士们毅然决然地将青春献给了这片贫瘠荒凉却又孕育希望的热土,用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诠释了“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屯垦历史博物馆讲解员(王好乾 摄)
“戍边岁月,党史铭记,老兵精神,永不褪色。”老兵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光辉篇章,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新时代青年人责任在肩、使命如磐,更应铭记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用青春和热血去绘制美丽中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文字:张冰凝 张傲唯 陈晶晶
图片:徐志成 周凯乐 王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