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婚宴

发布时间:2024-09-11     阅读:
  受困于几年疫情的反反复复,今年“五一”期间嫁娶之事多了不少,酒店和小区门口随处可见对联喜字,以及各式各样飘逸着的彩虹门,赶着趟儿参加婚宴也就成了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亲戚朋友家里有喜事,前去祝福道贺随份礼,我向来持支持的态度。这是几千年传承有序的习俗,婚礼相传起源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成制于西周初期。婚姻乃人生承先启后的大事,如果连这点仪式感都没有,悄没声地走到一起,关系亲近要好者也不去凑番热闹,似乎生活太过有点寡淡。小时候在农村,常听大人们讲,门户紧如债,拿着锅街上卖。那时受理解水平所限,单纯地认为可能是由于没有钱前去随礼,所以把吃饭的锅卖掉换礼钱,于是对这种做法颇有抵触,但对乡邻们看重人情往来的朴素感情倒颇有几分敬意。也是,与吃饭生活生存比起来,门户之事还是应该退居其次的。及自长大后,才逐渐理解到它的另一层含义,那其实是一种比喻加夸张的说法,要表达的道理是为说明人情往来太重要了,重要到即使砸锅卖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的程度。
  
  传统文化诸要素里边最重要的当然是人,而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纽带莫过于人情往来。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邻居由于常来常往,所以关系的密切度远远大于久不大往来的亲戚。农村办喜事,邻里是必请也必到的,不像现在有时一个单元一个楼层也形同陌路,各办各的,抛开关系的亲疏远近,的确有些太过漠然。在忙碌的农耕文明时期,亲戚朋友间互相参加嫁娶是最为重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之一,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忙于生计,喜事多选择在农闲时节,为的就是大家都有时间参加,场面隆重而热烈些。现代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节奏也加快,但有一点没有改变,就是办事的日子多选在节假日,即使迎娶的日子择吉日选定,但待客大多在礼拜六日或五一国庆元旦等休息时间,原因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来见证捧场。为了这一刻,不少人拖家带口驱车上百公里,看似赶一个场面,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实质是维系着一种感情,赓续着一种血脉。
  
  说到嫁娶婚宴之事,人们的神经似乎有时绷得有些紧张,其实大可不必。既然有规定标准,就按标准办理,现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已经远远脱离了追求吃什么阶段,更在乎与什么人在一起吃,至于随份礼的事,意思到了即可,过于在那地方显摆,超标准超范围超规格,有时会被人们骂作过或傻。事实上,场面的隆重与热闹与否,全然不在于豪华程度,更在意该到的宾朋到了没有,该有的礼仪是否有缺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家农村,参加朋友婚礼时通常几个人合买一块水银挂境,上写百年好合等吉庆话,落款为朋友们的名字,我见过最多的挂境上写有八个人的名字,每人分担就几毛钱。也有合买洗脸盆、床单、被罩一类的,情况大致如此。八九十年代,贺礼一般就是十元钱的标准。后来二十元、五十元,到现在的一两百元。这条人情消费的变化曲线,其实伴随的是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水平,大体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都不属于负担之列。而对于办事的人家,即使平常再节俭,也要拿出最好的传统吃食,用最隆重的传统礼仪招待四面八方的亲朋。早饭从早期的素汤菜、玉米年馒头发展到如今的荤素汤菜、油糕枣糕,外加水煮鸡蛋小炒肉等样样齐全,丰富多彩。午饭也从大烩菜、常凉菜、玉米馒头变成了鸡鱼齐全的十多样炒菜,外加肉素包子花卷等几种主食,通常还会请一班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地大唢呐乐队,组织亲戚朋友们扭起当地地道的伞头秧歌助兴,其乐融融,热闹喜庆。至于在城里,婚宴随礼也就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三五百元,而来宾却可以享用到有别于乡下的美食和婚庆礼仪表演。
  
  人口大流动大迁徙的时代,也有不少是远距离奔波的双城婚礼。这样的婚礼通常是前一两天女方组团到男方处,在酒店里装饰一间喜庆的婚房,等待着第二天的迎娶。前往的人员除了新娘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直系亲属以外,与父母和新娘要好的朋友也得去,否则不仅场面有些孤单,有许多礼仪上需要的接洽送亲伴娘等必备环节也没法安排。这个假日我参加过这样一场好友闺女的婚宴,在一位极富爱心和经验的总管先生的统筹下,办得简朴而热烈。抵达的当天,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贺礼其实就是朋友们合买的千余元的一对瓷花瓶,但通过这个活动,原本生疏的两家人在四街八巷人们的掌声中很快便熟络了起来;晚上又在驻地自编自导自演搞了个小小联欢,道具都是临时拿来锅碗瓢盆盒随身带的乐器。与通常父母带着姑娘悄悄地去,悄悄地嫁,然后又悄悄地回来相比,真的是既回归了传统婚礼的本身,没有丝毫的奢华,又仪式感满满,颇有特色,堪称经典。
  
  每天在城乡间不断变换着的婚宴,既演绎着世事沧桑,生生不息的巨变,展现着冷暖人生的画卷,也是拉动传统餐饮及文化娱乐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婚宴筹办呈现出越来越专业化的水平,以前需要举办者亲力亲为的活,都交给了专业机构或团队打理,催生出一个阵容庞大的产业链条,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同时,也吸纳着就业,拉动着需求旺盛的婚宴消费市场。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方向,古老的婚宴也需要在迭代前行中不断坚守与创新,担负好赓续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婚宴
  • 受困于几年疫情的反反复复,今年“五一”期间嫁娶之事多了不少,酒店和小区门口随处可见对联喜字,以及各式各样飘逸着的彩虹门
  • 09-11
  • 聊聊“管”
  • 在闲聊中,大家对“管”字谈了各自的不同认识,虽然观点和认识不同,但都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管是非常重要的
  • 09-11
  • 夏日的丝瓜藤与回锅肉
  • 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子是我童年度过大半时光的地方。我的家乡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外婆的院子在一处开阔、平静的村子里,普普通通的平房毫
  • 09-11
  • 龙街情思
  • 每当东方拂晓,位于新堤内荆河东岸的龙街,依然霓虹闪烁,灯火辉煌。通宵达旦的人们,依然沉浸在昨夜的梦里,经久回味,不舍离去。
  • 09-11
  • 食俗也谋民共富,清明巽宅饼飘香
  • 妻子说:“周五下午下班后就回老家吧?今年闰月,上坟时间要提前,还打算做些清明饼,春笋和棉菜已经预订好了,明早到菜场拿”。
  • 09-11
  • 飞霞路轶事
  • 古龙舒,老城区有条路,路牌上“飞霞路"三字特醒目,怪中听的名。
  • 09-11
  • 中国烹饪神奇的“铁锅爆炒”
  • 在国内,天天吃我们家常的淮扬菜,偶尔也吃点其他菜系的菜,虽然有别,但总体归类:中餐美味。如果是出国旅游,哪怕两天能吃上一顿中餐
  • 09-1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