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没影

发布时间:2024-11-06     阅读:
“没影”,是闽南人对说假话、空话、大话最通俗、最直接的谴责和否定,意思是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有时还会再添两字“没影没迹”,意思相同,却说得更透彻。

有一句成语“形影不离”,形象地说明了阳光下的物体必然有影子,尽管一个是实体,另一个虚幻,而两者却是同一条根。人走影随,物移影转,须臾不可分割。在社会生活中,用形与影的关系,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密切,或者是来往频繁,而且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影子的来源其实不只有太阳,灯光同样可以照出影子来。具有反光功能的物体,同样也能映照出影子。譬如镜子,水面,包括酒水。不是有一个成语“杯弓蛇影”,说的是两个朋友喝酒,挂在墙上的一张弓,恰巧把影子映照在酒杯中,这位老兄竟然误将弓影当成了蛇,吓得大病了一场呢!

影子虽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但终归是有事物的存在,否则绝不会凭空就产生影子。因此,闽南人把那些捏造事实,胡编乱造的东西,谴责为“无影”很符合实际。有一句成语“捕风捉影”,原比喻事物像风的影子一样难以捉摸。现比喻说话或做事毫无事实根据。还演生出“空穴来风”“疑神疑鬼”等,意思大体相同。通俗的话形容这种人说假话就像吃豆腐没骨头,连咀嚼都用不着,一入嘴就呼呼啦啦地下肚了,言其随便也。对于说假话空话大话的人,闽南人也会用“影子”来敲定,说那种人是“有影说,没影也说。”这不就是文人常说的“莫须有”吗!

小时候乡下没有电灯,当夜幕降临,我们兄弟姐妹喜欢聚集在妈妈的房间里。母亲有时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有时给孩子们讲故事,最有趣的是妈妈教我们玩手影儿。开始母亲边说边表演,耐心地示范几遍。接下来孩子们伸出双手,舞动起来,在煤油灯前表演各种影子。道具:一盏煤油灯,后来换了强光的手提灯,一块白布挂在墙壁上,让影子映照在白布上。最简单的是变花孔雀,右手拇指捏着食指,后三指竖起,影子映在白布上,好玩又逼真。换一下手势:右手四指压在左手,两根拇指竖起,左手小手指一张一合就如同栩栩如生的狗头,一学便会。后来还学些难度大点的,如小花猫、猫头鹰、小兔子、戴斗笠的农夫等等。晚上这些小表演弥补了寂静乡村的夜生活,极大丰富了农村儿童的乐趣。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全校举行手艺大赛,我也上台表演,翻转两小手,小指相勾,食指紧扣,左手拇指往下压成了小兔的脚,右手拇指向上翘成了小兔的耳朵,活灵活现的小兔子跳跃在白墙壁上了。顿时阵阵掌声给了我好大的鼓励,经评委投票荣获一等奖呢。其实这就是皮影戏,当时农村闭塞,大家没看过皮影戏。母亲说:“皮影虽然是假的,但你的手技是真的,下了工夫的,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根有据。”

记住,做人诚信为本,不做假事,不说假话。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有一种幸福:我还是孩子
  • 不能觉得年满18岁就是成年了,也不能觉得成家立业了就是大人了,更不能觉得自己有了孩子就是家长了。
  • 11-06
  • 没影
  • “没影”,是闽南人对说假话、空话、大话最通俗、最直接的谴责和否定,意思是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 11-06
  • 满园春笋压不住
  • 20世纪80年代初,闽南大地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农村改革开放实行大包干,也比先进地区慢了半拍。
  • 11-06
  • 方校长
  • 方惠琼40多岁,安溪人,中等身材,微胖的身材,齐耳短发,办事干练泼辣。当年,她是全县唯一的女校长,也是我人生遇到不可多得的好人。
  • 11-06
  • 忘忧草
  • 鹭岛大学建校100周年大庆,新老校友齐聚一堂,庆祝母校生日,喜鹊登枝叫不停,刚退休的生命学院黄慰华教授更是喜上加喜。
  • 11-06
  • 老家的粽箬林
  • 包粽子的那层粽叶,老家人习惯叫粽箬。每年端午前,父亲就会到房前屋边去拔些粽箬来。
  • 11-06
  • 麦收时节忆童年
  • 老家的麦田,是我童年的乐园。五十多年前的童年往事,沉淀在漫长的岁月里,珍藏于记忆的长河中。
  • 11-05
  • 杨梅的味道
  • “端午节,杨梅红出血”,这是江南民间流传的农谚,意思是说端午节到了,杨梅成熟了。
  • 11-05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