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的慢时光
发布时间:2025-04-20 阅读:
我的家乡在高邮,大运河边上的鱼米之乡。大多数人认识我的家乡当从汪曾祺的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开始。其实,汪老笔下有八字用以形容家乡更绝——“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若用我的话,一字以蔽高邮城,曰“慢”。
高邮慢在高邮湖。高邮湖占地七百多平方公里,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湖坝很高,修成了一条不窄的道路,叫“上河堤”。清晨,常常有人在上河堤跑步健身,薄薄的水面弥漫着一层若即若离的雾气,待太阳探出头来,远处的点点帆船便朦胧在日出的朝霞里了,水面映射着令人陶醉的红橙黄,清风拂过,一道道霞光便在水纹里荡漾,万箭齐发,如梦似幻,大抵神仙的住所也不过如此吧!这景象是任何高端专业的摄像机都无法抓捕清楚的,那种给人以心魄上的震撼、灵魂上的洗涤的感觉,也并非一字一句就能道出其中奥妙的。夏天,高邮湖岸边常常像下饺子一样聚集着游泳健将,以退休的老头们为主,常常把紧紧的泳帽扣在头上,箍住他们不仔细看根本无法看出来的头发丝儿,可能泳帽的作用不是为了保护头发不被浸湿,而是为了有个仪式感吧。简单热身后,老大爷们就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不带犹豫。在水中扑棱扑棱就悠闲自得了。
湖心有一座寺庙,叫镇国寺,镇国寺之于高邮,应像山东之于中国,耶路撒冷之于西方,是高邮人心中最威严、最庄重的圣地,每年的考试季、菩萨们的生辰日,总有绵绵不绝的行人步行好些时间来此朝拜请香,向菩萨道出朴质愿望,祈求祝福。记得我中考高考时,父母就带我来此烧香拜佛。老人们常笑着说,镇国寺会保佑每一个在外求学的高邮孩子。
高邮慢在吃食。远近闻名的高邮咸鸭蛋就孕育于高邮麻鸭,高邮麻鸭品质上乘,生活在幽美安静、富有生机的高邮湖里。高邮咸鸭蛋以“红太阳”牌为最好,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吃,都相当“拽”。通常是真空单独包装,撕去包装纸,取出蛋,往空头那端轻敲几下,裂缝就出来了,沿着缝隙剥掉半身青青的蛋壳,便露出婴儿肌肤般又嫩又弹的蛋白。吃的方式也如此“闲雅”,则必然要求时间的充裕和宽松,而在这座“慢城”里,时间仿佛被放慢,所有人都可以慢慢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而时间若是紧张,则根本不能品其滋味。
高邮人喜吃“早茶”和“晚茶”,我更偏爱后者。所谓晚茶,即在下午约莫三四点,喊上三五好友出去“搓一顿”,相当惬意。饺面铺便是首选,尤其是在秋冬傍晚,寒意渐起之时。我喜欢一个馄饨配小半勺红汤,咬开馄饨,里边儿的肉香葱香酱香,外边儿的醋香椒香油香,夹杂着热乎乎的气流,扑面而来,面皮和馅料在唇齿间摩擦融合,浅抿一口热而不烫的红汤,这味道,就在口腔中刻下了。颗颗饱满,粒粒至鲜,汤,红而不浊;皮,素而不淡。一碗吃完,唇齿留香,萦绕不去。热气从碗中慢慢转移到身上,体内仿佛有一堆熊熊燃烧的火苗,与人讲话都能呼出白白的雾气。看这座慢悠悠的小城在雾气中变为仙境,看乡里人变为“快活赛神仙”。
我喜欢看细碎里的温暖,吵闹下的安静,而小城里的慢时光,暖遍我的一汪岁月。不管外界世界的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小城岁月都不断使我能够坚守内心世界的“慢”,慢慢来是一种诚意,慢下来,拥抱生活、感受美好,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态度温柔地对待时光,“在一杯茶里消磨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
作者:马一诺 来源:原创
大学生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