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北川这片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2025年6月27日西南石油大学“北川青柚”实践团以探寻北川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暑假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中,实践团扎根北川特殊记忆,旨在铭记灾难印记,传承抗震精神。

一、参观博物馆,学习抗震精神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纪念博物馆,并在此深入了解了汶川地震的相关情况。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地震主题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们在这精心制作的展厅中了解到了当年地震危害范围之广,损害程度之大,纷纷震惊。成员们依照展厅设计的顺序,在一楼的展厅中参观了汶川地震的地震遗物,现场救灾照片和模仿建造逼真的模型,并于参观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团结的力量。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影像,无不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众志成城、共克艰难险阻的岁月。
在二楼展厅中,成员们领略了灾后重建及县城重新发展的壮阔历史。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次次的跌倒又重新爬起。中华人民在危难之中始终不屈不挠,逐渐在党的领导下重建了昔日家园。这其中蕴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鼓舞着在场的成员们。 在参展的最后,实践团还在签名册下写下“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的祝愿,表达了实践团对祖国的祝福和对逝者的哀悼。
二、遗址前感受灾难印记
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实践团来步行到了北川老县城遗址。这是目前全世界整体原址原貌保护规模最大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在破败残存的废墟中行走,实践团成员们连连叹惋,透过残碎的建筑,成员们仿佛窥见了当年地震前当地的平静祥和。到了汶川大酒店遗址前,成员们搭乘了导览车继续前行。导览员一路上为我们细细讲解了地震灾害的危害和救灾工作中的感人事迹,着重讲解了当年从废墟中救起的“敬礼男孩”和在救援后第一句话就是想喝可乐的“可乐男孩”。一个个故事,或幸运或不幸,无不向队员们展示了中国人民坚毅不拔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团队成员们深受触动。
三、重生后的新北川风貌
凤凰涅槃,灾后重生。新北川是在汶川大地震后唯一异地建设的县城,历经磨难,苦尽甘来的它在今天展现出了新风貌、新活力。这座新县饱含历史文化底蕴和科学发展智慧,禹王桥就是一个文化地标。桥梁采用羌族传统建筑风格,融合木质结构和民族雕花,连接着新城的主要区域,既是文化标志也是交通枢纽。成员们在禹王桥周边漫步,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碰撞,纷纷拍照纪念,无不惊叹于新北川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繁荣发展。
本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深入感受到了北川的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核和新北川欣欣向荣的现貌。未来,团队计划继续深入学习北川所展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精神、文化发展精神和生态发展精神,同时大力宣传北川独特的文化风俗,并呼吁社会各界一起传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精神的强大力量。这些精神不仅是北川历史的独特印记更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深刻体现,而这些精神将一直鼓舞新时代青年昂扬前进,团结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