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池州学院赴刘街社区“傩魂神韵,瞻仰傩戏”非遗文化调研实践团踏上了第二站的调研征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傩文化的传承,实践团来到了池州市茅坦村,拜访了当地傩文化研究会杜会长,深入探寻这一古老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在杜会长的引领下,实践团参观了茅坦村傩文化馆。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傩文化的厚重历史:从每年正月十一与柏冶胡村联合举办的迎傩神活动,到独具特色的龙台表演,再到那三十六面色彩斑斓、神态各异的傩面具,无不彰显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学们不仅近距离观赏了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更有幸穿戴体验了傩戏服饰和面具。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方式,他们切身感受了傩文化的精髓所在。
随后,实践团针对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对杜会长进行了深度的采访。在实践团问到现在傩戏的发展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怎么解决时,杜会长指出,当前傩戏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断代危机:中青年群体参与度不足,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矛盾。这一现状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意识到,非遗保护绝非简单的文化保存,而是关乎文化血脉延续的重大课题。针对这一困境,杜会长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文旅部门应当加大对傩文化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投入、场地建设等多方面着手。例如,在杏花村打造专属傩戏表演舞台,在傩仙镇融入更多傩文化元素,塑造具有池州特色的傩文化符号等。这些建议不仅着眼于文化保护本身,更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产业有机结合,让非遗保护从纸面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采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围绕自己结合去年实践认识提前设计好的傩文化IP卡通人物,与杜会长展开讨论。杜会长对此表示肯定,说道:“傩文化的发展就是要落实到实处,从人们身边最实用的东西入手进行宣传,比如钥匙扣、手机壳等。此外,他还对我们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见解,认为可以结合不同的傩面具设计出更多形象。”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实践团成员在此次调研中获得了双重启发。一方面,他们深入了解了傩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专业知识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他们计划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新媒体传播、IP形象打造等,让古老的傩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或许正是破解非遗传承困境的关键所在。茅坦村之行,使实践团对傩文化的认识实现了从表层了解到深层思考的跨越。同学们不仅收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带着茅坦村的收获与思考,实践团即将踏上第三站的征程——前往刘街社区展开更深入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