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共青薪火传非遗雅韵,实践扬帆启乡村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共青薪火传非遗】
  总书记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这一指示引领下,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共青薪火,栗耘兴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金湖乡,开展非遗羽毛画制作学习活动。
  到达金湖乡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向实践队员传授羽毛画制作方法。传承人讲解完后,实践队员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羽毛画作品。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和传承人的辅助,大家最终完成了满意的作品。在实践中,队员们发现非遗制作本身的操作难度并非特别大,难的是要沉下心专注制作。制作羽毛画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不能急躁,比如在粘贴细小羽毛时,稍有分心就可能贴歪。
  ▲图为非遗传承人向实践队员讲解羽毛画制作
  
  ▲图为实践队员着手制作非遗羽毛画
  这次实践让团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只依靠传承人,普通人的参与体验也非常重要。只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了解非遗、喜爱非遗,非遗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合影
  【实践宣传防溺水】
  在完成非遗羽毛画制作学习后,共青城市正值炎热高温,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共青薪火,栗耘兴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下乡防溺水宣传活动。活动主要针对家中有孩子的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监管和安全教育,私自下水游泳风险大。
  尽管天气炎热,实践队员们仍坚定地投入宣传。他们在村庄公共场所张贴防溺水宣传海报,标注溺水危害、防溺水方法和急救措施。还深入农户家,尤其是有留守儿童的家庭,面对面讲解防溺水知识,告知孩子不要在无大人陪同下游泳,要选有安全保障的场所。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中老人宣传防溺水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中儿童宣传防溺水
  【帮助高龄老人完成实名认证】
  完成防溺水宣传活动后,实践队员们把帮扶的目光投向了村中高龄老人,着手帮助他们进行高龄老人补助认证工作。
  实践队员首先摸清需认证老人的情况,像部分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接着分组上门服务,向老人解释认证目的与流程,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操作时,顾及听力不好的老人,会提高音量沟通;针对视力不佳的老人,念出手机屏幕内容。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高龄老人完成高龄补助认证
  【开展问卷调查】
  完成老人补助认证后,实践队员针对栗坂村开展供需耦合视角下乡村研学基地建设研究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不同年龄、职业群体,以及栗坂村是否适合建研学基地等问题。回收问卷分析发现,大多数乡亲认可建研学基地,认为村里自然和农耕文化资源有开发潜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民开展问卷调查
  乡亲们对栗坂村研学基地建立的认可使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也为后续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栗坂村后续联合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作者:余云 程伟灿    来源:余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筑梦,情暖乡村:我们的支教之路
  • “童心点燃代码光,数智之翼启远航“ 数字经济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
  • 大学生带小学生玩转非遗:手影游戏开启皮影戏奇妙之旅
  • “童心共护青山绿  数智绘就生态章” 数字经济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
  • 共青薪火传非遗雅韵,实践扬帆启乡村新篇
  • 推普润童心,共筑语言桥 ——合肥大学“共镌曙光”队在山头镇中心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