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三下乡实践心得:让青春在乡土中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七月蝉鸣响起时,我加入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艺术赋能红色文旅振兴·”社会调研团,走进湖南省湘乡市山枣镇,这段三下乡之旅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乡土社会认知的大门,也让我在实践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蜕变。
 
初遇乡村教育:在贫瘠中看见光芒
      城江学校的景象让我深受触动:全校五个年级仅五个班,每班十来个孩子,四位老师扛起所有教学任务。校长像母亲一样,从备课到关校门都亲力亲为。当我们开设美育和安全教育课时,孩子们盯着黑板的专注眼神,做笔记时攥紧铅笔的小手,都在诉说着对知识的渴求。墙绘组的成员们清晨六点就着晨光调色,傍晚打着灯在墙上勾勒线条,汗水浸透的T恤和被晒红的手臂,让我读懂了"坚持"二字的分量。
          

情暖敬老院:让艺术成为关怀的载体
      在敬老院教老人做艾草锤的场景,至今想起仍觉得温暖。一位爷爷举着自己捶打的艾草锤笑说"我刚好膝盖疼,正需要一个可以锤锤膝盖的东西"时,我忽然明白艺术不该只在画布上绚烂。更应该投入实践,给予老人实质性的关心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也让我坚定了将专业与适老化设计结合的想法——未来要带着更多像艾草锤这样的"温暖设计",走进更多老人的生活。
        
游园会里的乡土温情:协作点亮乡村夜 
       龙泉村村委会广场的游园会,是团队协作的精彩答卷。从非遗漆扇制作到桌上冰壶游戏,从传统捶丸到波波球手工环节,当孩子们举着发光的波波球跑过广场,光斑映在村民笑出皱纹的脸上时,我突然理解了"乡土人情"的深意。学院老师积极主动,当地政府搬来桌椅提供场地,这种双向奔赴的支持,让我看到了社会实践最动人的模样。
               
回望与前行:让青春在奉献中扎根
       总结会上,城江小学丁校长说"你们带来的不只是课程"时,我忽然意识到这段旅程的重量。在城江学校,我学会了用耐心对抗艰苦;在敬老院,懂得了用专业传递温度;在游园会,锻炼了用沟通凝聚力量。原来个人成长从不是孤岛,当把画笔换成服务社会的工具,把画布延展成乡村的墙面,艺术就能长出扎根现实的根系。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此刻我已清楚方向:要像山枣镇的泥土那样,既承载种子的生长,也接纳雨露的滋润。带着三下乡的感悟,我会把专业变成服务社会的船桨,让青春在丈量乡土中沉淀,在反哺社会中绽放。
作者:徐睿杰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艺术赋能红色文旅振兴”社会调研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红色热土践初心,义诊服务暖民心
  • 苗乡筑安堤,拓印载乡情
  • 苗乡筑安堤,拓印载乡情
  • 2025年7月5日,怀化学院“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走进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社区。在绿荫环绕的校园里,志愿者们以精心设计的特色课
  • 07-07
  • 儿童如花蕾,纯真而脆弱
  • 儿童如花蕾,纯真而脆弱
  • 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怀化学院正积极行动。2025年7月4日,“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奔赴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中心小学,启航
  • 07-07
  • 寻访红色足迹,砥砺奋进力量|“綦”迹——红研戎光・薪火信承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