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赴泉州市晋江市救护知识普及实践队走进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一场主题为“急救知识进万家,生命守护你我他”的实用救护技能课温情开讲。队员们将专业急救培训融入细致陪伴,不仅为老人们送去温暖,更实实在在为老人们的生命安全“加码”,提升其应对突发意外的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进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便展现出浓浓温情。他们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入座,亲切陪聊家常,细心关注每位老人的状态。这种“陪伴先行”的模式,迅速拉近了距离,营造出轻松信任的学习氛围,让专业知识的传递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关怀之上。

图为实践队成员搀扶老人入座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烫伤了抹牙膏?这可不行!”实践队宣讲员刘绣清围绕烧烫伤、运动伤、环境伤等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结合老人认知特点,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展开讲解。她特别注重纠正误区,例如明确指出烧烫伤后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做法的错误,并系统传授“冲、脱、泡、盖、送”五步科学处理法。针对运动抽筋、地震火灾应对原则,乃至卡鱼刺、流鼻血等细节问题,她通过“讲解-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帮助老人们强化记忆。

图为实践队宣讲员进行救护知识讲解 通讯员 蔡莹莹 摄
掌握知识更要掌握技能。实践队队员何媛洁则聚焦“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和“常见包扎”等关键救命技术进行科普。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她巧妙运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帮助老人轻松理解动作要领。在心肺复苏环节,队员们分工协作模拟真实急救场景,分步细致演示操作流程,强调关键要点。在包扎教学中,她在队员身上进行示范,并逐一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老人们看得懂、学得会。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包扎技能的演示教学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队员们的耐心与专业,点燃了老人们的求知热情。他们听得聚精会神,看得目不转睛,有的随着演示动作缓缓模仿,有的举手提问生怕遗漏细节。整个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更涌动着双向奔赴的温情。活动尾声,不少老人紧紧拉着队员的手,反复道谢:“谢谢你们啊,这真是学到了有用的东西!”队员们则细心收拾场地,搀扶老人回房,并一路解答疑问,温馨的场景令人动容。

图为老人认真倾听讲座内容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这类实用急救知识正是老人们最需要的,非常欢迎同学们常来开展活动!”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核心价值。此次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三下乡”实践活动,精准聚焦老年群体的安全需求,有效弥补了他们在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上的短板。

图为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与实践队合影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此次活动不仅将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送到了老人身边,切实提升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更传递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实践队队员们用专业的知识、耐心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生动诠释了“生命守护你我他”的内涵,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未来,这些实用的急救技能将成为守护老人们生命安全的坚实“盾牌”,而这份传递的公益精神与爱心力量,也将持续温暖人心,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关爱银龄、普及急救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更安全、更互助的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施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