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挖掘界首彩陶的文化底蕴与传承路径,赋能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6月30日至7月2日,安徽理工大学“薪火计划”非遗保护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界首市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期间,团队相继走访中原十三窑所在的田营镇、界首彩陶馆、界首博物馆、界首工艺陶瓷厂等场所,借助实地考察、观摩研习、与传承人深度对话及亲手参与彩陶制作等形式,全面掌握界首彩陶的演进轨迹、工艺精髓及当下传承难题,力求为这一传统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青年智慧与力量。(通讯员李浩)

图为团队成员围绕界首彩陶文化的相关问题走访调研当地居民并聆听有关彩陶故事。李心妍 摄

图为调研团成员观摩彩陶手艺人制作陶器过程。田泽坤 摄

图为调研团成员对当地年轻人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彩陶进行问卷调研。李心妍 摄

图为界首彩陶传承人邢淑芹老师在向团队成员介绍王京胜和闫玉敏二位大师的代表作。田泽坤 摄

图为邢淑芹老师和她的弟子向团队成员展示彩陶刻画技术。田泽坤 摄

图为在卢老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尝试拉坯工序。田泽坤 摄

图为彩陶艺术家卢莉华老师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进行陶器纹饰刀马人的刻画。 李心妍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亲自体验界首彩陶的制作过程,并将“薪火计划”会徽进行设计刻制于彩陶之上。田泽坤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卢莉华老师的讲解下对她的作品进行观摩学习。李心妍 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界首市文化馆馆长对接进行安徽理工大学美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李心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