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乡村振兴里的文化滋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惠溪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探访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通讯员:刘可莹朱雅媛)7月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惠溪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湘西古丈县会溪村,与省级非遗项目会溪坪传说州级传承人董清周展开深度对话。团队成员带着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初心,以青年学子的视角,在交流中探寻文化发展现状。
  董清周先是细致讲述了会溪坪传说的起源,使团队成员对这一非遗项目有了初步的全貌认知。带着好奇,团队成员首先问及他的传承初心。他笑着说,自己曾居住在会溪坪铜柱旧址对岸,童年里满是长辈讲述的传说故事,这种自幼的耳濡目染,让他对这门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在乡邻的信任与文化的感召下,他接过了传承人的担子,这一坚持便是10多年。
  
  图为董清周为团队成员讲述会溪坪传说
  当追问传说的文化内核,董清周说道:“这不仅是故事,更是土司文化的根脉。”团队成员意识到,这些口耳相传的内容,早已成为对乡土文化的深切认同,更成为滋养乡村精神的本源力量。关于传承路径,成员们尤为关切。董清周介绍,目前主要通过“师带徒”的传统传承方式,同时积极创新,将传说改编为歌舞进校园、进企业。“我们更大的目标是文旅融合。”其徒弟粟光斌补充道,“计划依托当地资源完善传说体系、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希望年轻人能用新方式,让这些故事走得更远。”董清周的话萦绕在实践团成员的耳边。实践团表示,将以此次探访为基础,以青春为非遗传承赋能,通过社交媒介传播,让“会溪坪传说”走出湘西。同时,团队将继续沿着酉水流域深入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让文化滋养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深厚根基与持久动力。
  
  图为董清周与团队成员合影
作者:刘可莹 朱雅媛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喻春辉生态农场:华中农大学子“三下乡”躬耕现代农业一线
  • 青春寻访红色足迹 漆扇传递信仰之光——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京
  • 探寻非遗魅力,守护文化根脉——西安工大寻迹华州遇践光影实践队
  • 影与光之间:一位皮影传承人的文化守望——西安工大寻迹华州遇践光影实践队
  • “支慧助农先锋队”开启三下乡之旅,助力乡村农业发展
  • 苏州外包学院学子打造"七彩课堂":校地共育解锁公益暑托新范式
  •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合肥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赴泗县山头镇开展暑期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