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弋泾行” 团队对话非遗传承者 漫溯查济古镇觅文脉薪传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为深植乡村振兴之壤,探赜传统文化赋能乡野发展的灵犀路径,7 月 4 日,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踏足泾县,与省级非遗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国民围炉夜话,亦漫溯查济古镇,细品地方文脉传承与乡村生长的肌理。
郑国民的油纸伞工坊内,竹影摇窗,桐香漫室。团队成员静观油布伞从毛竹选材到桐油敷面的全序指尖功夫 —— 这门肇始于明代的技艺,以本地翠竹为骨、棉纸桐油为裳,在岁月长河中流转数百年。面对技艺传续遇冷、青年匠才稀缺的困局,工坊巧融徽派飞檐、烟霞山水入伞面,让现代文创伞成为非遗与市场对话的诗笺。
继而,团队叩访查济古镇,青石板路上屐声轻叩,明清建筑群中雕梁低语。140 余处古建静静矗立,徽派 “三雕” 的玲珑巧思与村落水系的婉转布局,皆是时光镌刻的文化密码。成员们以屐痕为笔、乡语为墨、客言为笺,摹绘出古镇在文化守护与业态勃发中的机遇与挑战。
此番探幽为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积蕴了鲜活素材。后续,团队将绾合非遗技艺与古镇文脉,探寻文化保育、健康服务与乡村发展共生共荣的新章。
撰稿人: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郭瑶、杨露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火柴跃动启思维,趣味数学助成长——“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小火柴游戏教学活
  • 画笔勾勒侦探梦,色彩点亮创意心——“数映红途”促进团夏坤荣老师开展侦探主题绘画课
  • 赋能非遗竹编,科技助力传承
  • 赋能非遗竹编,科技助力传承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科’青‘葱’,‘合’力助‘农’”实践团走进万州恒合土家族乡,挖掘非遗竹编文化,展示智能农机。手艺人演示竹
  • 07-1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