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师生走进重庆三峡移民博物馆探寻移民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师生走进重庆三峡移民博物馆探寻移民精神
2025年7月10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向党于心,实践于行”实践团奔赴重庆三峡移民博物馆,以探寻三峡移民历史为脉络,解码伟大精神力量,在沉浸式参观中践行青春使命,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让精神传承照进现实。
重庆三峡移民博物馆坐落于万州,作为三峡库区历史文化与移民文化的核心展示平台,馆内藏有超2万件(套)文物,涵盖历史文物、移民文物等类别,借丰富展品与多媒体技术,全景回溯三峡工程脉络、百万移民搬迁历程及库区变迁。
触摸移民“舍家为国”的温度
踏入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便被“伟大壮举辉煌历程”主题展览吸引。展柜里,泛黄的移民搬迁协议、磨损的农具静静陈列,无声诉说往昔。借助场景复原,成员们看到移民挥别故土的模拟画面:老屋内,家具打包就绪,老人抚摸门框,眼中满是不舍,却又带着奔赴新程的坚毅。“这些细节太打动人,能真切感受到移民舍家为国的勇气。”团队成员冀同学驻足凝视许久,感慨道。
在聆听讲解过程中,一段段移民故事鲜活呈现。为三峡工程,131.03万移民告别世代栖息的土地。讲解员提及,移民搬迁时,许多家庭凌晨便开始收拾,背着简单行囊,一步三回头离开村落。“有位移民大叔,临走前在老屋墙角埋下一捧家乡土,说‘带着根去新家’。”讲解员的讲述,让成员们对“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有了更深体悟。
当谈到移民重建家园的历程,展厅里的一组数据展板格外醒目:搬迁后,移民在新址平整土地、修筑房屋,用数年时间让荒坡变良田、废墟起新居。“面对困难,他们不等不靠,硬是靠双手闯出一片天。”讲解员话语落下,团队成员们陷入沉思。这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透过展板与讲解,深深印在众人心里。
而全国协作助力移民的故事,同样触动着实践团。展板呈现着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档案:东部省份送来技术与资金,帮助建设工厂、学校;志愿者奔赴库区,参与房屋搭建、技能培训。“万众一心,就是各路人马拧成一股绳,帮移民站稳脚跟。”讲解员总结道,成员们则在这份团结中,读懂协作精神的分量。
解码移民精神的深层内涵
参观中,实践团还留意到重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城市精神与移民故事的呼应。移民面对生活巨变,扎根新环境重新出发,彰显坚韧;为国家工程奉献家园,是忠勇体现;接纳新邻居、融入新社群,诠释开放;争先建设更美好家园,展现奋进姿态。“城市精神不是空泛的,就藏在移民们的一个个选择里。”团队成员李同学说道。
走出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交流着感受。“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三峡工程,今天才懂背后有这么多动人故事和伟大精神。”成员张同学坦言,这次参观让精神学习不再抽象。团队表示,将以三峡移民精神与重庆城市精神为指引,把这份力量融入未来学习与生活,在青春赛道上践行使命,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吴佳蓉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