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普通话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普音兴乡,推普筑梦” 社会实践团于 7 月 7 日赴宜阳县高村镇张元小学,开展为期 15 天“调研+支教” 活动。此次活动以推广普通话为主,同时为一到六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
7 月 7 日上午,支教团队与张元小学共同举行了热烈而庄重的开班仪式。推普筑梦行动队队长在讲话中介绍了本次支教活动的目的和规划。他表示,团队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同时,希望借助各类兴趣课程,挖掘孩子们的潜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本图为推普筑梦行动队长王伟博的讲话 通讯员 肖凯 供图
张元小学校长对支教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推广普通话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取知识。同时,他也对支教团队精心准备的兴趣课程充满期待,相信这些课程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且意义非凡的暑假,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图为叶校长对支教团队和同学们的欢迎 通讯员 肖凯供图
开班仪式上,安全教育成为重要环节。支教团队成员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暑期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等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演示,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会牢记安全知识,保护好自己。
随后,各班级班主任进一步开展了暑假安全宣传工作,强调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下面是一些课程的具体介绍
本图为班主任引导同学们观看安全教育视频 通讯员 徐子庆 供图
太极拳课:感受传统武术的刚柔之美 太极拳课上,支教老师身着宽松的运动服,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套完整的简化太极拳。老师动作舒展流畅,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似劲松挺拔,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发出惊叹声。随后,老师开始分解教学。从最基础的 “起势” 开始,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手臂慢慢抬起,想象着怀里抱着一个气球……” 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指令,小心翼翼地模仿着。有的小朋友手臂僵硬,老师便逐个上前纠正,轻轻调整他们的姿势;有的小朋友动作不协调,老师就放慢速度,反复示范。
课堂上,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一年级的小同学虽然动作稚嫩,但眼神专注;高年级的同学则努力揣摩动作的韵味,力求做到标准。随着课程的推进,孩子们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也越来越连贯。下课铃声响起时,他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明天还要继续学习太极拳。

下图为老师们认真指导同学们的太极拳动作 通讯员 王伟博 供图
舞蹈课:在律动中释放活力 舞蹈课的教室早早地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氛。支教老师播放着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一进门就带着孩子们做热身运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胳膊和腿!” 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带领孩子们做着伸展、跳跃等动作。
热身结束后,老师教孩子们跳一支简单的儿童舞蹈。她先完整跳了一遍,动作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老师分解每一个动作,一步步地教给大家。“左手举起来,右手叉腰,左脚向前迈一步,然后转个圈……”
孩子们的热情十分高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有的小朋友节奏感很强,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有的小朋友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依然努力地跟着跳。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孩子们在音乐的律动中尽情释放着活力,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舞蹈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让整个舞蹈更加丰富多彩。
图为舞蹈老师在认真授课 通讯员 王伟博 供图
朗诵课:用标准普通话传递情感 朗诵课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支教老师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普通话的重要性,然后从发音、语调等方面进行基础教学。老师拿出拼音卡片,逐个教孩子们认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四’和‘十’,大家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哦。” 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让孩子们跟着朗读。
在掌握了基本发音后,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诵一首简单的儿歌。“小兔子,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老师先富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然后逐句教孩子们朗诵,强调朗读时的语气和停顿。孩子们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努力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朗诵的魅力,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参与。有的孩子虽然有些紧张,但依然勇敢地站在讲台上,用不太标准但充满童真的普通话朗诵着儿歌。老师和其他同学都为他们鼓掌加油,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图为朗诵老师在认真讲解朗诵知识 通讯员 李秉洋 供图
传统文化课:探寻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课上,支教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老师先是给孩子们讲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屈原的爱国情怀。然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香囊和五彩绳,向孩子们介绍它们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戴五彩绳吗?” 老师问道。孩子们纷纷摇头,好奇地看着老师。老师笑着解释道:“五彩绳代表着五种颜色,象征着吉祥如意,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哦。” 接着,老师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香囊,孩子们认真地跟着老师的步骤,用彩布和香料制作属于自己的香囊。
课堂上,孩子们还了解了剪纸、书法等传统文化。老师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和书法作品,让孩子们惊叹不已。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图为传统文化课老师在认真授课 通讯员 李秉洋 供图
历史课:在故事中触摸历史的脉搏
历史课上,支教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了解过去。老师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讲起,接着讲述了大禹治水、秦始皇统一中国等历史事件。老师的讲述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历史人物的图片和简笔画,边讲边展示给孩子们看。“大家看,这就是秦始皇,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老师指着图片向孩子们介绍道。
课堂上,老师还鼓励孩子们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大禹真的治水治了十三年吗?”“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呢?” 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让孩子们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本图为历史老师向同学们认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通讯员 李秉洋 供图
首日的课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广了普通话。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普音兴乡” 推普筑梦行动队会给张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课程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