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智能农机田间 “显威” 土家农户献策提质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箱子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葱大户向大伯围着一台 “大葱移栽一体机” 仔细打量,向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一‘科’青‘葱’,‘合’力助‘农’” 实践团成员提出建议。当天,这支大学生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智能农机,在当地开展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一场 “科技与乡土” 的对话热闹上演。

 

箱子村作为土家族聚居地,农户们世代沿用锄头、秧马等传统农具,弯腰插苗、手工覆土是大葱种植的 “标配”。“天不亮就下地,一亩地得耗大半天,腰都直不起来。”蒲书记坦言,传统方式不仅累,效率还低。实践团带来的移栽一体机,恰好击中了这一痛点 —— 通过蓝牙远程操控,机器可自动完成开沟、栽苗、覆土全流程,开沟器能根据田垄宽度智能调整,弹夹式装置确保葱苗间距均匀,作业效率是人工的 6 倍多。

演示现场,农机在田垄间灵活穿梭,翠

图为农机展示 唐梵洋供图

绿的葱苗一排排 “站” 齐,引得农户们连连惊叹。“这‘铁家伙’真能省不少力!” 村民们围上来摸部件、问操作,抛出一个个 “接地气” 的问题:“电池能撑多久?”“坡地能走稳吗?” 团队成员逐一解答,还现场演示了机器维护技巧。

图为三下乡成员为农户讲解机器 王欣怡供图

村委会专干蒲自刚结合当地形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咱们这儿多坡地,轮胎抓地力得再加强;还有,机器得轻便点,方便农户自己搬运。” 村支书方远轩也鼓励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值得学,要是能再改得‘耐造’点,村里肯定推广!”

图为三下乡成员为农户展示机器运行 易贞宁供图

实践团负责人胡洋舟表示,将把农户的建议融入农机优化,让科技更贴合乡土需求。“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土专家的智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实验室里的创新真正扎根田间。” 夕阳下,农机与传统农具在田埂上并置,恰似新旧农业文明的对话,更预示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作者:彭俊博 胡洋舟    来源:实地调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筑梦!材料学子走进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水火线科普志愿活动——科技点亮孩子
  • 探遗溯源,传承文脉——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解锁滁州文化密码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