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数先锋团”实践队继续踏访延安。在南泥湾党徽广场上凝望全国最大的党徽雕塑作品,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感悟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深化对南泥湾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启程】党徽之下,信仰凝聚
实践队抵达南泥湾党徽广场。广场中央,巨大的党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队员们列队肃立,在广场前庄严合影,定格下青春与信仰交融的瞬间。与此同时,一位陕北老人高唱着革命歌曲与陕北民歌,粗犷的嗓音、激昂的旋律,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歌声中,队员们感受到陕北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与坚定信仰。队员们感慨到:“歌声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信仰的传递。”

图1南泥湾党徽广场合影
【寻迹】黄土之上,奋斗史诗
随后,实践队来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这里曾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诞生地。走进展馆,队员们被一幅幅诉说历史的照片和一件件斑驳的农耕工具深深吸引。从简陋的犁耙到粗糙的纺车,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当年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开荒生产的艰辛历程。展馆中央的沙盘模型生动展示了“烂泥湾变陕北好江南”的奇迹,队员们驻足良久,惊叹于革命先辈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万亩良田的壮举。
为更深入理解南泥湾的岁月痕迹,实践队结合学科特色,通过对比开垦前后的粮食产量、耕地面积等数据,形象感知革命先辈通过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创造出了一个“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图2南泥湾展览馆参观图

图3南泥湾展览馆大合照
【传承】青春之志,数据为笔
从南泥湾党徽广场的信仰凝聚,再到南泥湾的奋斗史诗,红色基因已深深镌刻在每位队员的心中。队员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将以南泥湾精神为指引,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数据报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图4实践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