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践履药韵初心,赋能黔乡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居民药品安全意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基层医疗水平提升,2025年7月5日-7月12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的“药韵黔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玉山镇龙蟠村。他们以“传承药韵精髓,扎根黔乡热土”为主题,深入乡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守护村民健康,到传承红色精神,他们以专业知识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在黔乡大地上书写着温暖与奉献的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一、药品普法进乡村,织密乡村健康网
 
7月5日,实践团就来到了龙蟠村进行走访,他们身着统一蓝色志愿服,心怀热忱,走进乡村老人家中。实践团的成员们用着关切的目光、温和的话语,细细寻问着老人的生活点滴与健康诉求,以及日常的用药情况。并为老人发放精心准备的疫苗科普手册与家庭常用药安全指南,是实践团传递关爱的“秘密武器”。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倾听老人关于用药困惑的心声,如“多种药能不能一起吃?”“漏服药咋补救?”让老人们打开了话匣子。面对这些疑问,成员们凭借专业知识,给出细致解答,不仅普及合理膳食等养生常识外,更着重强调遵医嘱用药的关键,“爷爷/奶奶,这药可不能自己随便加量或者混着吃呀!”类似的叮嘱,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也是药学系学子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针对老人家中常备的降压、降糖等药物,成员们仔细查看保质期,并讲解正确的储存方法,耐心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使用规范。在这次走访中,实践团成员也收获颇丰,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健康问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医疗技能,为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推动乡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只为筑牢乡村老人用药安全的防线。

图为实践团队员为老人检查是否有过期药物。毛艺霖 供图
 
二、青春义诊暖黔乡,健康赋能助振兴
 
在乡村卫生院的诊室里,药韵黔乡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化身健康的守护者,以专业之姿、赤诚之心,为老人们筑起一道温暖的健康防线。成员们充分发挥药学专长,在乡村卫生院设立爱心义诊点,免费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用行动诠释“健康下乡”的使命。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动作娴熟。测量血压时,轻声细语叮嘱老人饮食起居;检测血糖时,耐心讲解控糖知识;查看药品时,仔细核对保质期与储存条件。针对老人的健康问题,他们结合专业知识,提供个性化指导——从降压药的服用规范到降糖饮食的搭配,从药物相互作用的警示到漏服药物的补救方法,事无巨细,一一科普。每一句叮嘱、每一次讲解,都饱含着对老人健康的关切,让“安全用药”的理念深植于乡村老人心中。此次爱心义诊,对实践团队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服务奉献,更是一次深刻的实践历练和专业成长,实践团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药物科普与用药指导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帮助老人建立科学用药意识、降低健康风险,未来还将继续以爱心义诊为纽带,深耕乡村健康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书写“专业赋能、健康下乡”的青春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压。毛艺霖 供图
 
三、寻访转折曙光,赓续药者仁心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在陈天银老师的引领下,实践团走进了乌江河畔渡口和猴场会议遗址,开启红色精神的探寻之旅。猴场会议作为“伟大转折前夜”,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关键抉择(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1日,党中央在此定调渡江方针,为乌江战役与历史转折奠基)。成员们驻足历史遗迹前,聆听讲解、凝视文物,仿若穿越时空,触摸革命先辈在战火中坚守理想、运筹帷幄的脉搏。这片承载红色记忆的土地,让成员们深刻体悟:革命精神是先辈们在绝境中笃定信仰、在困境中迸发智慧的结晶,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通过这次学习,成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长征历史的认知,更是在未来,实践团将以色遗址为精神坐标,在乡村振兴一线续写“传承革命精神,绽放青春风采”的篇章,让革命火种在新时代沃土中生根发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在遗址学习过程中,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红军强渡乌江的英勇事迹。乌江天险,水流湍急,两岸峭壁耸立,红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重兵把守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毫不退缩,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渡乌江,为红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成员们被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壮举深深震撼,对“突破乌江,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两处遗址串联起长征中的关键节点,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与决策的重要性,更懂得今日安宁来之不易,红色革命需代代传承。红色教育照亮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每个人脚下的路。

图为陈天银老师在瓮安渡江广场讲解猴场会议精神。毛艺霖 供图
 
 
四、“医”路同行,“药”助振兴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药韵黔乡实践团”始终以“传承药韵精髓,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从前期的对接沟通到后期的按需服务落地,充分发挥了自身药学专业优势,为村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开展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爱心义诊活动,耐心为村民们解答了关于日常用药、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问题,为实践地村民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和实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们的健康意识。此次实践是“药学专业+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既以专业服务为乡村注入健康与发展动能,又让青年在基层沃土中厚植家国情怀。全体实践队员感受颇多,收获颇丰,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药韵乡村”品牌,全体队员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以专业知识技能为墨,在黔乡大地上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答卷,让“药学之光”点亮更多乡村角落,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健康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张锦涛、廖悦菲、丁秋香    来源: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韵黔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践履药韵初心,赋能黔乡振兴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