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留住乡愁——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安徽省天长市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6     阅读:
7月14日上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乡音振兴”暑期实践小队前往天长市郑集678乡愁记忆馆开展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留住乡愁”,旨在让更多人记住乡愁,留住乡愁。
乡愁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住乡愁,是对时代发展和人民情感需求的呼应,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意。

在当地善行千秋公益协会会长的带领下,“乡音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郑集678乡愁记忆馆寻找郑集的记忆,也是老一辈人的记忆。

记忆馆里展示的是60、70、80年代中国人特别是郑集人生活与文化交流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娱乐的方式。从那里,团队成员能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民的根源所在,切实地理解和感受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乡愁。
会长最开始介绍的是石磨、镰刀等农作工具。一件件熟悉而又不熟悉的工具穿越了岁月,让团队成员大开眼界的同时了解到了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农耕文明。

紧接着会长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60、70、80年代的生活起居情况。经过会长的介绍,团队成员不仅感受到了60年代人人出门必带毛主席像章的自豪感,而且感受到了70年代来自“十大名牌”的震撼,更是感受到了来自摩登时代的进步与繁华。

活动最后,在仿旧的会场里,会长给我们放了一部关于郑集记忆,寻访乡愁,助力乡村振兴的短视频。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在那一刻,仿佛置身于郑集人的记忆中,在他们的带领下,一直走到了今天。

记忆馆之旅和反馈访问,都是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板块的深入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智慧,也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与热爱,更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根源所在,也理解了这份代代相传的精神。相信在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这次活动所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会一直在团队成员们的心里面生根、发芽,他们将记住这份乡愁,留住这份乡愁。这份乡愁背后的精神将成为队员们的指引,不断地激励着这些当代青年人去敢于奋斗,勇于奋斗,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周金燕    来源:安徽大学“乡音振兴”暑期实践团队
社会实践推荐
  • 推动科技下乡,启迪智慧心灵——浙科大“行走青春·共
  • 塔里木大学学子三下乡:温暖启航,为社区老人送去“头
  • 情暖乡村集市,心系空巢老人——浙科大“行走青春·共
  • 溯源追根,履践致远
  • 溯源追根,履践致远
  • 为调研临江爱国教育文化建筑修缮现状,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修缮方案,中国矿业大学“溯源薪火筑梦队”暑期实践团赴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溥仪
  • 07-26
  • 食品营养学知识,儿童健康有保障——浙科大“行走青春
  • 乡村支教焕新篇,禁毒教育入人心——浙科大“行走青春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