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乡村振兴:庭院经济助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近年来,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庭院经济”落地千家万户,为满足政策制定实施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客观需要,7月22—30日,山东大学商学院永不“庭”歇调研团走进河南安阳,针对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现状展开了走访调研。团队在实地调查中聚焦“庭院经济”在我国农村地区实践落地的发展现状,深度剖析现存模式的优劣,从而寻求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在与当地村支书进行访谈时,他表示,自己主要负责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和数据统计、乡村振兴规划和计划、乡村建设等工作,熟悉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实情。采访过程中,他指出安阳市以种植加养殖为主导模式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围绕优质粮油、道地药材、生态畜禽和品质果蔬四大主导产业开展特色种植养殖。调研团了解到,政府主导是安阳市发展庭院经济的一大优势,当地乡村振兴局从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庭院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而且使群众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当地乡村振兴局也会定期组织一些宣讲会,普及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让村民们能够及时提高自身技能,与时俱进,感受时代脉搏,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实践谈民生,真知赏长空,实地调研和采访是团队工作重中之重。团队成员河南等省份的农村地区,用脚步亲自丈量土地,目睹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庭院经济”的不同实施思路,从而思考其产生的效果差异。本次调研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庭院经济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化思考,促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而且在实践层面上推动了庭院经济的基层推广,有利于团队后续庭院经济综合研究的有效开展。
文/永不“庭”歇调研团
图/永不“庭”歇调研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