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民间艺术的瑰宝。聊城,作为年画的重要发源地,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以示庆祝和祈福。我有幸跟随“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实践队参与了一次关于聊城年画的社会实践,这次经历让我对年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图为聊城年画
聊城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年画最初是作为驱邪避凶、祈求吉祥的宗教仪式用品,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聊城,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聊城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和吉祥的寓意著称。构图通常丰满,人物形象突出,线条朴拙而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年画艺人使用红、黄、绿、青、黑等基本色彩,通过木版分色套印技术,创作出五彩缤纷的作品。聊城年画的题材广泛,包括劳动场景、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寓意吉祥的图案等。特别地,年画中的人物面部通常不着色,以突出形象的醒目性。
在社会实践中,我参观了聊城年画的制作工坊,亲眼见证了年画的制作过程。从选纸、刻版、套色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心操作和细致打磨。年画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体现了匠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聊城年画以其鲜明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和吉祥的寓意而著称。每一幅年画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在实践中,我深入学习了年画的构图、色彩搭配和寓意表达,对年画的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小学生在体验聊城年画的制作过程
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聊城,年画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圆的期盼。通过年画,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年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传承年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年画的制作涉及到绘画、雕刻、印刷等多种艺术技巧,对于培养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传承年画可以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激发年轻一代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学生宣传聊城年画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聊城年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被年画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匠人的匠心精神所感动,被年画的文化内涵所启发。聊城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信息,也是观察民间社会和民众生活的重要窗口。它体现了民众的生活习俗、信仰和审美倾向,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我认为,年画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年画的魅力。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聊城年画这一传统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