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推进“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大学子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8-23     阅读: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全面、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具有多层次、广覆盖、政府主导的特点。近年来,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形成,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待遇内涵不断丰富。同时,医保制度在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地区间待遇保障不平衡、保障过度和保障不足并存,存在制度性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并非一日之功,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并提升对于乡村居民的健康保障,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还需根据当前情势不断推进发展医疗保障制度。
武汉大学“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本次实践以乡村医疗保障制度为聚焦点。从政策、制度、实践多方面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的发展与现状;在实践中更加切实的感受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乡村居民的真切保障与有力支撑;在反思中挖掘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前景与社会实践优化方向,为未来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更迭发展、更好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提出有益建议。(下图为“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部分队员合影)

 
2024年7月17日到8月10日期间,武汉大学“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30名队员前往15省开展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前往各地医保局、卫生健康局、乡村卫生院(所)以及村民家中进行广泛地实践调研,在面对面访谈中真切听取基层一线对于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的看法,深入挖掘乡村居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在实事求是中了解我国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历史发展,在辩证思考中探求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保障水平的可行之策。
 
 
一,远看制度:“乡”如何有所“医”,“医”如何有所“保”
医疗保障政策真正落实到各地,离不开各职能机关对于顶层宏观政策的细化设计。各地医疗保障局、卫生与健康委员会是医疗保障政策落实与细化设计的主力军。也是队员们进行实践调研的重点。7月17日,队员尹思慧去往湖南省宁乡市医疗保障局开展采访,深入了解了医保局、人社局与乡村振兴局的协作,市局统筹下乡镇的落实,DRG支付方式改革等情况;7月26日,队员姜欣妤去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医保局,围绕当地医保政策设计与落实与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采访;7月29日,队员陈心琪去往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卫生健康局进行访谈,了解到了“台州利民保”计划、“健康地图”和“心电一张网”等一系列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创新做法。 

 
  • 近看落实:“乡”是否有所“医”,“医”是否有所“保”
为民计,则为成。人民是否满意才是政策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为深入了解医疗保障政策的落实成效,队员们去往在基层一线的乡村卫生所(院)与乡村医生们面对面对话,对区域内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际发挥的成效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7月18日到8月8日期间,实践队员刘柯均、李晓萌、王君睿、霍世佳、吴奇、尹思慧分别前往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王集镇卫生院、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北岭镇卫生院、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卫生院、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嘉乐镇卫生院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黄家献村卫生室、湖南省宁乡市菁华铺乡傅家塘村卫生室开展实地调研。


在与基层乡村医生对话的过程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于乡村居民而言所起到的重要的兜底与支撑作用。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乡村医疗保障制度,乡村居民有病更敢治,就医更安心。

 
四,切问需求:“乡”应如何有所“医”,“医”应如何有所“保”
守护乡村居民的健康是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最终目的。深切关注乡村居民的需求,了解其对于当前制度的满意度与期待,是探究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7月10日到8月1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30名实践队员深入15个省15个村各地乡村地区,怀着守护乡村居民健康的美好愿望,与乡村居民坐下来真切交谈。了解当前乡村居民使用乡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感受,听取他们的迫切需求,收集他们的宝贵意见。

在于乡村居民的交谈中,队员们真正感受到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他们而言不是束之高阁的社会兜底保障制度,而是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不再顾虑,给他们就医的底气的“健康卫士”。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已然为乡村居民打下美好生活的“地基”。同时,队员们也发现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尚有众多发展空间。参保费用过高、报销门槛尚不理想、检查费用不纳入报销范围……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已经构成乡村居民就医保障的三重屏障。但是发展是不变的,社会的持续发展决定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应当不断做出改进以应对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众多挑战。这一征程,任重而道远。


 要推进“乡有所医,医有所保”,“三重制度”是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中指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三者密切联系,互补衔接。“三重制度”在完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医保帮扶措施,推动实现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此次多层次,全方位的调研,实践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近些年来的卓越发展,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乡村居民而言的有力支撑。“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关键是切民生、解民困。未来,以人民为导向的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必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活力!
 
作者:陈晓珺    来源:武汉大学“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长大学子三下乡|践行青春使命,安全与你同行——长安大学实践团队深入店坊河村开展安全
  • 茶韵悠悠,青春筑梦;山香袅袅,智慧助农
  • 发展成就观察团 · 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汉大学赴多省调研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队
  • 长大学子三下乡|童心向党映朝阳,梦想启航绘未来——实践团队讲授微党课,开展爱国主义
  •  武汉大学“乡有所医,医有所保”实践队深入实践开展调研
  • 推进“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大学子在行动
  • 丹峰竞秀映碧波,长老寻胜览奇峰
  • 当青春的脚步踏上古老的土地,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广东韶关“赤峦寻幽,岩影觅迹”丹霞地质地貌科普调研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在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