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于农业的理论机理和实现路径,整合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困难,立足国情农情,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建议,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微金助农实践队”于7月26日至7月28日在广东广州市,江门市进行调研,并与相关农业公司管理人员举行了座谈会。

图为团队成员与艾米农场相关高管合影。赵璇 供图
艾米稻香小镇是从化区第二批特色小镇,该镇坐拥卓越生态,巧用科技赋能,曾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州市农业公园和科技普及基地等多项荣誉。
7月26日,项目团队成员跟随刘总步入会议室,开展一场主题为“乡村振兴、科技助农”的座谈会。项目团队成员知悉目前在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人才短缺、自动化技术遭遇瓶颈等问题,在座谈会上,团队成员就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设备的创新研发或引进等话题与艾米农场负责人刘总沟通,刘总认为:“要更好地发展智慧农业需要真正促进产学研合理转化,实现产品从“书架”走向“货架”,推进智慧农业规模化商业化的进程。”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项目团队成员走入田间进行深入调研。在这里,艾米稻香小镇正精心编织着一幅集“生态农业产业”“数字农业产业”“智能农业产业”于一体的宏伟画卷,旨在打造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样板,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农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

图为团队成员在相关人员的介绍下在艾米农场内进行调研。赵璇 供图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广州荔博园)创立于1998年,现今已成为粤穗农业领军企业、国家高新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荔博园集荔枝全产业链研发、现代农业科技应用于一体。聚焦创新先进保鲜加工设备,打造特色龙头智慧农业产业。
7月27日,李总带领团队成员前往会议厅,双方就智慧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吴总提出:“建立现代智慧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精准种植养殖,要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随后,在卢总引领下,项目团队进入荔博园种植区进行参观。荔博园内配备了众多先进的自动化设施,如自动浇水系统、智能化驱虫设备和无人机自动喷洒设备等等。此外,荔博园还配备了先进的气象分析设备,实时监测着园区的气候变化。这些设备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

图为团队成员与公司高管李总探讨智慧农业问题。赵璇 供图
新会广陈柑农世代传承,在这里种植优质种源的新会大红柑,并利用其的制成广东三宝之首的正宗地道新会广陈皮,在中国中药陈皮药材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7月28日,项目团队走入小青柑果园。吴总与当地果农为团队成员讲解小青柑的生长历程,共同探讨智慧农业的前沿话题。项目团队成员从谈话中得知,早在2016年,新会便在政府的补贴支持下引进了无人机灌溉技术,这一技术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支出。随后,项目团队成员走进小青柑工厂,观察到包装等较为简单的过程由机器完成,而复杂一点的如清理干净小青柑果肉就需要人工处理。通过咨询相关人员,团队成员知悉目前的智慧农业在技术上尚未成熟,面对复杂的流程依然存在问题。
最后,团队成员与吴总前往办公室开展座谈会。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新会小青柑的产业链以及科技在行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地了解。吴总提出:“要提高智慧农业的普及率,提高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或许会成为突破口之一。”团队成员对此建议表达了认同并将对此方面进行进一步地研究。

图为团队成员与陈皮贸易公司负责人座谈。葛俊辰 供图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对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团队将更加致力于搭建城乡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公益服务平台。在这里,将汇聚金融智慧,融合科技力量,寻求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帮助,共同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讯员 鲍宇杰 阮思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