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杨帆,语言筑梦八月一日至八月三日,来自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与智慧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高乡村居民的普通话水平,对于促进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大学生们的实际行动,推动普通话在乡村的普及,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深入乡村一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推普工作。
1.确定培训对象:明确培训的对象是当地的村民,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以及有需要的村民。
调研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入户、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和实际需求,为制定培训方案提供依据。
制定培训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符合当地村民实际需求的普通话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
2. 普通话基础知识:包括普通话的发音、声调、语调等基础知识,帮助村民建立正确的普通话语音体系。
日常用语表达: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授村民如何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如问候、购物、就医等。
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针对村民的方言背景,教授他们如何将方言转化为普通话,增强普通话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3. 互动教学: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与村民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村民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寓教于乐: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绕口令挑战、诵读比赛等,激发村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成果与反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统计,共有数十名乡村居民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普通话知识,还增强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展望: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虽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的青春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大家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事业,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青春献力,推普助乡村振兴。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更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夏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