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海曲波韵”日照二队第六天支教日记

发布时间:2024-08-28     阅读:
第6天
四门口村
历史人物传记 郭隽昊

今天继续给孩子们上历史人物传系列课,今天讲解的是杜甫。主要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作品风格,然而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胸怀和忠君爱民的儒家思想,但是可能由于大部分孩子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理解杜甫的伟大。我发现大家对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在下次课程以历史故事开头引出课堂内容,或者直接开展历史课。
 
红色思政课 丁志鹏

八一建军节,我给孩子们上红色思政课,讲述党军发展历程,从井冈山到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孩子们听得入迷,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我强调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奉献,希望他们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看到他们坚定的眼神,我坚信红色种子已播撒心田,将茁壮成长。
 
古文课 孙靖凯

在今日的课堂上,我有幸与学生们一同走进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文世界,共同探索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
课程开篇,我以一段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故事为引子,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了“忧患”与“安乐”的对比与张力。我解释道,古代先贤们深知,只有在逆境中经受住考验,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而一旦陷入安逸,就容易失去警觉,最终导致失败甚至灭亡。
接着,我们深入文本,逐句解读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髓。我强调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砺过程,以及“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成长收获。同时,我也指出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深刻警示,让孩子们明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保持忧患意识,不断自我提升,才能避免陷入危机。
为了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会。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了自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看法和感悟。有的孩子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谈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努力;有的孩子则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讲述了他们在逆境中崛起的故事。这些生动的例子不仅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古文中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我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我鼓励孩子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进取的精神,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要警惕安逸带来的危机,不断自我反省和提升。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这堂充满智慧与启迪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孩子们的思考和感悟将会持续发酵、不断升华。我期待着看到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成长为有担当、有智慧的人才。
 
生物课王传东

今天在生物课上课之前,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两道数学巧算题,分别是 11 与数相乘的巧算以及各位是五的数字的平方简便算法,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也认真在做笔记,接下来讲解了神经系统组成,脑的组成以及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同时在课上也进行了膝跳反射等有趣的小实验,同学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娱乐中学习,我也会再接再厉给孩子们科普更多的知识!
 
于家官庄
历史课 姜明宇 
今天是支教第四天,早晨八点三十分整,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今天的历史课内容是唐朝。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之一,即便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对其充满兴趣。我首先以唐朝的前朝隋朝做引,从唐朝的军事、文化、政治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讲述。随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选取了唐刀、唐吏等内容,使孩子们对唐朝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作者:赵文涌    来源:山东大学春晖社“海曲波韵”日照二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三下乡】安徽创新馆实践活动
  • 【暑期三下乡】安徽创新馆实践活动
  •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层出不穷。安徽创新馆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推动科
  • 08-28
  • 乡村画意盎然,青年手绘未来
  • 乡村画意盎然,青年手绘未来
  •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和苏州理工学院的绿野笔迹乡村绘梦实践团队于7月6日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的民乐
  • 08-28
  • 塔大学子三下乡:反诈下乡行,守护百姓心
  • 携手共建实践基地,凝聚育人合力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走进基层、锻炼的机会,枣庄学院与薛城区沙
  • 08-28
  • 泰院化整为“苓”实践团队,探索科技赋能走进贵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