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桦葱葱,红旅迢迢,追寻红色记忆,宣传红旅文化“绿桦葱葱,红旅迢迢”,追寻红色记忆,宣传红旅文化。2024年7月21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长白山水怪”社会实践团队赶赴吉林省,通过参观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红色革命相关基地,感受红旅文化,为新时代红色旅游贡献青年创新,展现青年力量。巍巍青山埋忠骨,悠悠哀思祭英烈。做为近代史上的抗战前线,吉林省广沃的黑土地上诞生了许多英雄人物,红色精神深植于绵延的长白山脉中,流淌在吉林人的血液里。赓续精神,传承红色血脉。
黑土地,红石魂,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诞生了多少英雄人物。初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宏伟的雕像,而雕像旁边有三块石板自天花板铺下,三个第一,突出了这片土地的特殊地位,也揭示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抗日斗争做出的惨烈牺牲。管内通过壁画和历史文物,向我们展现了那一段艰辛岁月。由于日军在东北地区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磐石市的人口从一九三一年的二十万骤降到一九三四年的十三万,居民流离失所,食不饱腹。在这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白山黑水间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成为全国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图为纪念馆介绍图片 通讯员 高恺妍 供图)
而这其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八女投江的故事: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东北抗日联军的8名女战士,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杨靖宇、赵尚志、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指出“东北抗联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在中华民族最危急之时,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合照 通讯员 高恺妍 供图)
团队队长刘溪月同学表示:“参观抗日斗争纪念馆是一种深刻的历史体验,让人深深感受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伟大与坚韧。同时让人深刻体会到抗联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不屈精神,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了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这种体验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激励我们继续传承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并为民族和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和激励。”
投稿: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恺妍 黄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