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薪火实践团苁蓉医点小分队专访“东氏针灸”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薪火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薪火实践团苁蓉医点小分队专访“东氏针灸”传承人
“走访东氏传人,领悟针灸魅力”
“东氏针灸”由东万宝先生始创于清代,奠基于民国东述学先生,发展壮大于现代,传承五代,融合古今,形成了独特的针灸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在中医针灸界享有盛誉。2024年8月6日,为了深入探究“东氏针灸”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精神,薪火实践团苁蓉医点小分队踏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对“东氏针灸”第四代传人——郎滨霞医生进行采访。
薪火相传,非遗结缘
郎滨霞医生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工作进修期间接触到了“东氏针灸”,对“东氏针灸”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她顺利通过了时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东氏针灸传人东贵荣老师的严格考核,由此开启了深入学习“东氏针灸”的旅程。
技艺传承,匠心不变
郎滨霞医生向团队成员阐释了“东氏针灸”的宗旨——解除百病之苦。该针灸流派以其独特的“东氏头针”、“东氏一术式针刺补泻手法”以及“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等精湛技术而闻名,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及皮肤科等多种疑难杂症。郎医生进一步介绍,自从“东氏针灸”在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落户以来,不仅提升了患者的门诊量,增强了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就医选择。
期许传承,创新发扬
“东氏针灸”被列为上海市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落户了皇甫谧中医院,建立了“东氏针灸”传承基地。在郎医生的细致阐述下,团队成员了解到不同流派的针灸技艺均源起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传承与发展。各流派均致力于通过创新针刺手法,以追求更卓越的治疗成效,旨在实现“守正创新”的至高境界。
郎滨霞医生对“东氏针灸”的传承与创新怀有深厚期望。她愿景“东氏针灸”能够不断进步,拓宽治疗范围,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真正成为福泽百姓的传统医学之光。她强调,作为针灸传承者,应当秉持初心,不仅精研技艺,讲述针灸的丰富故事,更要致力于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同时,她认为坚守“东氏针灸”的根本原则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实践团成员赵乐艺表示:“在走访‘东氏针灸’传承人的过程中,我深感我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非遗文化的魅力。‘东氏针灸’传承人坚守百年针灸技艺,不仅展现了中医的神奇疗效,还传递了一种责任与担当。”
在探索“东氏针灸”的创新之路时,传承人们必须立足于针灸的深厚基础,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推陈出新,以期达到更为卓越的治疗成效。对于新时代的中医药学子而言,创新的触角应当延伸至各个领域:从药剂形态的多样化,到传统配方的创新改良;从现代生物技术的整合应用,到中医药的国际化推广。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中医药学子应当携手共进,以“创新”为翼,提升中医药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球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汗水洒乡间,青年力量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绿博甄选志愿服务队赴湖北枝江开展社
  • 味聚百家,情暖一村——华中农业大学绿博甄选志愿服务队赴湖北枝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金辉引路踏乡程 山农学子心织绮梦促振兴
  • 高校学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青年力量,探寻军垦岁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游客体验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游客体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