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2-19 阅读: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香雅韵”团队深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明山茶文化的发展与产业化展开调研,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体现了高校学生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与担当,也为校园与乡村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而大明山茶文化在武鸣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大明山茶品质优良,具备发展产业化的潜力,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清香雅韵”团队成员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分析相关案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他们推测,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将茶文化打造成品牌或许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此外,挖掘茶文化还可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同时,茶文化产业化发展有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在2024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期间,团队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深入研究。调研范围覆盖武鸣区当地居民、大明山茶园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群众,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83份。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上林县和大明山茶园,与茶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详细了解大明山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情况,并拍摄记录相关素材。
调研结果显示,大明山茶产业发展有喜有忧。一方面,大明山茶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66.67%的受访者认为其发展情况较好。其品质优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了茶叶浓郁的芳香和独特的口感,种植业务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产业链逐渐完善,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农业合作社的兴起增强了产业链的稳定性。在市场竞争中,大明山茶凭借产地属性和品质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也进一步加强了其竞争力。另一方面,大明山茶产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宣传力度不足是较为突出的一点,仅有29.51%的人群了解大明山茶,近80%的人群对其认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中,大明山茶在媒体广告、网络推广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品牌曝光率低。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各环节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薄弱,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在文化传承方面,加大对大明山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力度,系统梳理其文化内涵,培养茶文化传承人。在产业融合方面,夯实种植基础,建立生态种植基地,开发精加工项目,结合科教文化和休闲体验价值,设计农业休闲活动。在品牌建设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将茶文化与当地民俗民风、自然地理资源相结合,打造系列主题品牌,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
此次调研活动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未来,期待“清香雅韵”团队的调研成果能够在武鸣区落地生根,推动大明山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也希望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
作者:杨觉未 魏庆乐 来源:大学生网报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海洋文化,传承丝路精神
- 2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海上大通道队”走进福建省泉州市世贸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寒假社会实践之
- 02-19
- 调研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香雅韵”团队深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明山茶文化的发展与产业化展开调研
-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