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寻迹宁厂文脉,情暖古镇乡心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触摸千年盐都的文化肌理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寻迹宁厂文脉,情暖古镇乡心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触摸千年盐都的文化肌理

在巫溪县宁厂古镇蜿蜒的石板路上,“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与斑驳的古墙、潺潺的溪水相映成趣。7月7日下午,志愿者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传递温暖,在寻迹文脉的途中,聆听村民与干部的心声,共同探寻让古镇重获新生的路径。
重庆拥有众多的古镇,星罗棋布让人叹为观止。但提及年龄最大的古镇,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的宁厂古镇便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宁厂古镇别名“千年盐都”,拥有数千年制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古代的“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到成为历代王朝的重要盐税来源地,宁厂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熠熠生辉,然而这样一座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的古镇,如今却面临人走镇荒的局面。
漫步古镇时,队员们遇到了一户仍住在古镇里的居民胡敬锋。他向志愿者们讲述了宁厂古镇“白鹿引水”传说和女王寨故事的历史故事,同时还讲解了熬盐的历史和具体流程。接着他提到因盐产业衰败,人口大量外流,人们外出打工、参军或随子女迁居,分散到中国各个不同的地方,目前当地仅剩下六七户人家,且多为老人,年轻人较少。最后,胡敬锋表示,在国庆节等节假日游客数量较多,今年国庆节当天街上有上千人,但因古镇缺乏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游客多只是匆匆路过。
前进过程中,队员们被公告栏中的“盐泉社区2025年6月财务收支情况”、“低收入人补助清单”公示表吸引,志愿者们立刻意识到,他们正处在盐泉社区居委会办事处,队员们便借机邀请到盐泉社区支部书记贺茂春进行采访。贺书记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古镇的保护和修缮。她指出铁桥、厕所等都要按古老建筑风格修缮,不改变原有的风貌结构;其次,她提到中华黑城企业已入驻古镇进行修缮,但因设计方案各部门配合问题未达最终结果,导致进度缓慢。二是关于古镇的旅游和宣传方面。古镇有一定知名度,像 “北京烤鸭” 一样有广告宣传效果,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因疫情后经济下滑、硬件设施未跟上,所以效果还是不明显。
据悉,随着三条高速公路开通,预计游客会逐渐增多,这座沉睡的千年古镇,正循着文脉的印记,酝酿着一场温暖的苏醒。而“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就像一根根纽带,一头连着厚重的历史文脉,一头系着蓬勃的青春力量,让古镇在传承中创新,在温暖中重生。
 
记者:彭竹君
摄影:陶涵
 
 
 
 
 
 
 
 
 
 
 
 
作者:彭竹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