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子化身非遗使者,为临安“小候鸟”编织多彩夏日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盛夏七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长路畈社区,以“鸡血石上话传承,代际接力守匠心”为主题,在e锦“小候鸟”暑期班开展为期五天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为当地新业态劳动者子女带来一个充满传统韵味与创造乐趣的别样假期。
        实践团精心策划,将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引入课堂。从植物拓印的自然之美、面塑的巧手生花,到香囊的馥郁芬芳、漆扇的流动华彩,再到扎染的蓝白韵律、脸谱的斑斓演绎,以及扭扭棒的灵动塑形、简易竹编的经纬交错,直至雕刻体验的匠心初探,九大非遗项目如画卷般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每日一课,非遗魅力轮番登场,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深度融合。在青年“小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这些“小候鸟”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指尖流淌创意,全身心投入创作,将古老智慧化为一件件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艺术作品。   
   
     “我们不仅希望孩子们了解这些宝贵的传统手艺,更期待他们在动手触摸和创造中,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让守护匠心的种子悄然萌芽。”实践团成员道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五天浸润,孩子们满载而归,带走的不仅是亲手制作的彩线缠绕的端午香囊、图案奇妙的拓印方巾或色彩流动的漆扇,更是对非遗文化由好奇到喜爱的深刻转变,以及对家乡临安鸡血石文化等遗产的初步认知与自豪感。
        此次活动,既是为新业态群体子女精心烹制的暑期文化大餐,缓解了家庭暑期看护之忧,亦是青年学子以青春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写照。他们架起一座传统与未来、学院与社区的桥梁,让匠心在稚嫩指尖传递,让非遗在童真笑语中焕发新生机,为守护文化根脉贡献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作者:林燕燕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7月15日建平社区支教新闻稿
  • 志愿助农,青春担当 | 西南石油大学实践队走进葡之缘葡萄基地
  • 一把漆扇,一颗童心 | 稚语传情·阡陌耕心实践队在来宝沱社区里的非遗传承课
  • 铁脉薪传:第二次探访老营烈士陵园 深悟铁道兵精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