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海南大学学子深入冯家湾渔业产业园解码自贸港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通讯员 屈思彤 郗宏焱)为深入理解科技强国战略在海南自贸港的生动实践,感受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近日,海南大学“科技强国,科普逐梦”社会实践团队赴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开展参观学习和深度访谈活动。此行旨在深入科研一线,近距离了解青年科学家的工作环境、科研挑战与精神追求。
  图为园区内部齐备的养殖设施。苏晨 供图
  在产业园,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园区核心的科研与养殖设施。重点考察了四层立体循环水养殖车间。现场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这套自主设计系统的运作原理:鱼苗在最上层孵化车间培育,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移至中层标粗车间,最终在底层养成车间育肥。团队成员观察到,该系统集成了实时水质监控探头、智能投喂装置和高效的尾水处理单元。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特别留意了科学家们日常工作的痕迹——记录详实的实验日志、反复调试的设备参数记录板,以及墙上张贴的养殖数据变化图表,这些都无声诉说着科研工作的严谨与持续优化。
  图为青年科学家向团队介绍养殖设备。苏晨 供图
  图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工作。郗宏焱 供图
  随后,团队与园区内数位青年科学家进行了深度访谈。交流聚焦于他们选择扎根海南的初心、科研攻关的历程以及自贸港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团队成员在访谈中深刻感受到,支撑科学家们度过漫长实验周期和无数挫折的,是对科研价值的坚定认同、解决问题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的温暖力量。
  图为青年科学家与团队成员现场交流。苏晨 供图
  科学家们也谈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切实助力。“自贸港在种质资源引进审批流程上的优化和关键科研设备进口的便利性,缩短了获取国际亲本种鱼和高端仪器的周期,为种质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赢得了宝贵时间。”一位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的科学家表示。团队成员认识到,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与开放环境,正有效转化为青年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加速器”。
  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对话,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海南自贸港的青年科学家们展现出的科学精神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面对未知的探索勇气、遭遇挫折时的坚韧不拔、日复一日的严谨求实、服务产业的使命担当以及对开放机遇的敏锐把握之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蓝色国土上书写着科技报国、向海图强的生动篇章。此次冯家湾之行,为团队后续提炼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讲好科技强国故事、弘扬科学精神收集了丰富而宝贵的一手素材。
作者:屈思彤 郗宏焱    来源:海南大学“科技强国,科普逐梦”社会实践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海南大学学子深入冯家湾渔业产业园解码自贸港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
  • 重庆永川松溉镇:非遗油纸伞,在祖孙传承与夫妻协作中延续匠心
  • 长安大学联合多所高校赴陕西商南开展文旅研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一伞藏千年,匠心撑古今
  • 鼓槌上的青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与千年堂鼓的传承契约
  • 探寻松溉古镇,传承匠心油伞
  • 探寻松溉古镇,传承匠心油伞
  • 7月13日,东方语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实践团奔赴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开启了一场探寻油纸伞古法技艺奥秘的文化之旅。
  • 07-17
  • 建筑工程学院“红途寻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
  • 常纺学子:“智慧助老e路 安全护老同行”实践团深入社区科普护眼知识,点亮夕阳“视”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