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在青龙泉小学开展特色历史课堂 ——“红领巾”牵手“考古铲”,探寻家乡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湖北郧县,2025年7月17日) 近日,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郧县青龙泉小学,为一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外历史启蒙课。志愿者们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和生动讲解,将深奥的考古发现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种子。
“石头爷爷”讲述劳动故事
志愿者徐婧展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图片,引导孩子们触摸自己的后脑勺,对比古今差异。通过粉笔勾勒原始生活场景和化石上的工具痕迹,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祖先的勤劳智慧。当看到图片上的划痕时,学生小艾兴奋地说:“哇,原来我们的祖先也是会做东西的‘巧手’!”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笑声中理解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朴素道理。


“闪光宝剑”展现创新智慧
战国青铜剑的图片引发了孩子们对古代技术的惊叹。老师将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延安时期红军改造工具的故事相联系,启发思考。扎着羊角辫的小王同学立刻联想到:“红军叔叔和古代做宝剑的人一样,都是会‘变魔法’的改造大王!”这一环节旨在传递“动脑筋、想办法”的创新精神古今相通。


“竹片规矩”传递规则意识
通过展示手绘的古代秦简图片,老师介绍了古人在竹片上刻写的规则(如对偷摘桑叶的处罚)。结合现代“禁止焚烧秸秆”等标语图片,孩子们讨论起规则的重要性。学生小雨轻声分享感悟:“规则就像田埂,保护田地,庄稼才能长好。”将抽象的法治概念具象化为孩子熟悉的田间景象,让孩子们明白规则守护美好生活的意义。


此次“红领巾遇上考古铲”特色课堂,是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他们致力于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将沉寂的文物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让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红色的创新精神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
 
素材来源: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春无限”志愿服务团队
文字:胡欣悦、汪文静
摄影:汪文静、胡欣悦

 
作者:胡欣悦、汪文静    来源: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无限•爱洒龙泉——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春无限”青年大学生团队为乡
  • 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在青龙泉小学开展特色历史课堂 ——“红领巾”牵手“考古铲”,探寻
  • “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调研济南地铁1号线
  • 海南大学学子深入冯家湾渔业产业园解码自贸港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