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历史脉搏,感悟文化精髓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为了探寻文化根脉,传承名人风骨。7月20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来到安徽文化名人藏馆,开展了探寻文化名人精神轨迹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安徽文化名人藏馆牌子
7月20日上午,实践队员怀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来到了安徽文化名人藏馆。步入藏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洪镕捐书纪念基石。这块纪念基石长约 1.2 米、宽 0.8 米,主体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造型如同翻开的书,中间镂空处呈现“H”字样,正面镌刻着 “洪镕捐书纪念” 的字样,象征着洪镕先生的藏书成就和对家乡无私奉献的情怀。根据记载,我们了解到1961年5月,洪镕将自己毕生珍藏的14000多册古籍无偿捐给家乡芜湖。
 
图为洪镕捐书纪念基石
进入馆内,可以看到馆内设有阿英、王莹、洪镕等名人陈列室,收集陈列着阿英、王莹、洪镕等名人的藏书、手稿、文物等万余件,重点展示了阿英、王莹、洪镕的生平事迹。按照开设陈列区的时间先后顺序,首先实践队员来到了阿英陈列室。阿英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展区陈列了阿英先生生前藏书 12930余册,其中古籍线装本8000册,阿英的手稿、戏剧照片及早年主编的《苍茫》杂志等实物共数百余件,生动的展现了他求学、工作和革命的历程。然后实践队员来到了洪镕陈列室。洪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高等工业教育家。展区收集洪先生捐赠的14157册书籍,大多为前清石印本、精刻本,其中包括珍贵的明朝万历刻本,以及书画、故宫月刊、汉唐碑贴等。在观看洪先生的事迹时,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洪先生始终把拯救祖国和人民当作自己的使命,他着眼于“尚实”“求真”,重视教育与人才,即便历经艰辛也从未放弃,这种担当可以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行。最后是王莹陈列室。王莹是中国戏剧和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展区陈列了王莹的照片、手稿、抗日战争的遗物等。她通过电影鼓舞了人心,宣传了共产党主张,揭露了国民党的狡诈和日军的暴虐,她是一个伟大的人。实践队员在参观时认真观看这些名人的相关介绍,仔细聆听现场讲解。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资料照片
此次实践活动,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爱国教育和精神洗礼的有效途径,通过此次参观安徽文化名人藏馆的活动,实践队员近距离的接触到了那些名人留下的文献,有助于深化实践队员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深入了解名人的事迹,实践队员更深切地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强化了实践队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实践队员将来投身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吕凤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量教有为:焦石洞完小结课
  • “益”程山水实践团与小店镇长共同解码公益赋能振兴新路径
  • 探寻历史脉搏,感悟文化精髓
  • 探寻历史脉搏,感悟文化精髓
  • 为了探寻文化根脉,传承名人风骨。7月20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来到安徽文化名人藏馆,开展了探寻文化名人精神轨
  • 07-20
  • 量教有为:焦石洞完小数学课
  • 浙财学子寻访黄河宁夏岸边乡村,实践力量深耕特色产业共绘振兴新图景
  • 赵都绿韵 经智焕新|固废利用开新局 智能生产拓绿途
  • 绿茵场上的“国风”义诊:通大中外学子香囊传情暖紫琅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