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葬送的芙莉莲》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7-20     阅读:

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于做有益的和正确的事情,也有人说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答案。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曾经,我悲观地认为,活着就是等待死亡的过程。小学的时候,村里很流行掏鸟窝,把抓到的雏鸟饲养长大,是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所以我也学着他们去饲养自己的小鸟,慢慢地,终于把我的小鸟养大了。我曾经天真地以为它能陪伴我很久。但是当我把小鸟僵硬的尸体埋进土里的时候,一种无力感侵袭着我。生命的意义难道是接受死亡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吗?

我在《葬送的芙莉莲》中找到了回答。故事的开始,勇者辛美尔带着小分队用十年的冒险战胜了魔王,故事的发展是精灵魔法使芙利莲在辛美尔死后,带着理解人类的目的踏上了最初的旅途。对存活了一千多年的芙莉莲来说,十年、五十年和一百年都不过弹指一挥。长寿的人总是可以肆意妄为,毫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所以没有时间观念的芙莉莲,在辛美尔的葬礼上后悔地哭着“为什么没想过,要更加了解他呢”。

是啊,我清楚地知道对小鸟来说,我是拥有漫长岁月的长寿者。长寿意味着要不断经历同伴的离世和世事沧桑的变化。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会发生什么。就像芙莉莲阻止不了辛美尔的死亡,我也没办法改变小鸟寿命短的事实。生命是那样的脆弱却又宝贵,这不仅是对自己而言,更是对身边人而言。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悲观地面对生与死的关系?我为什么不能正视死亡的存在?既然注定要发生,与其等失去后再来后悔,不如现在就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见解。我曾经苦恼于找寻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也曾认为人类较长的生命不是恩赐,反而是一种折磨。而如今,我所认为的是,生命的意义不来自于它的长度,而在它的每一个瞬间。对生命的解读,来源于我们本身。

作者:梁雨玲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朝花夕拾》读后感
  •   清末民初,旧社会正笼罩于一片黑暗之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也并不乏觉醒的仁人志士,鲁迅先生便是其中一员。  《朝花夕拾
  • 08-07
  • 岁月的轨迹
  • 在橘子洲头的暮色里,我常常会沉思,历史对于我而言,究竟是什么?是窗外飞逝的一阵风,是书中尘封的几行文字,还是心中那份对过往岁月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