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走进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感悟科研精神”——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团立项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6     阅读:
“走进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感悟科研精神”——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团立项活动

       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林草、教育、文旅等为代表的各级政府是推动自然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场、森林康养、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多个密切相关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为扩大自然教育的开展范围、健全自然教育的制度体系、推进自然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点,为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为加深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了解、为科普宣传做铺垫,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组织开展“科研探源解生命之秘,科普教育传自然之道”的团立项活动,于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参观样地学习。
       活动伊始,支部成员满怀着求知的热忱与期待,在陈志杰和林啸老师的带领下顺利抵达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在陈志杰老师带领下,大家深入试验地与实验平台。于人工林碳汇提升试验地,实操仪器,明晰树木固碳意义;在树种多样性区域,观察不同树种,领悟混交林对抗气候变化的巧思,就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势树种和造林密度选择等经营措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以及森林经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此行让成员汲取知识、体悟科研精神,未来他们将把所学融入教育工作,传递绿色理念。
       在活动过程中,团员认真记录参与过程与学习经验,为后续总结提供宝贵素材。鼓励每位团员将学习生态保护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凝练成简明易懂的知识点,以便进行自然科普教育。
       本次团立项支部成员跟随陈志杰老师的脚步,于亚热带人工林碳汇提升试验地,成员们洞悉人工林在缓解气候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层面的关键价值,学会解读碳汇监测数据;在树种多样性实验平台,深入钻研不同树种搭配背后蕴含的科学逻辑,理解树种功能特性对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夯实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丰富了生态保护知识储备,拓宽专业视野,明晰守护森林生态多样性的现实意义与紧迫需求。支部成员在专业能力和思政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强化,进一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专业素养。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新闻推荐
  •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七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开展“团课进支部”活动
  • “学思想厚植植物之知,共探索践行自然之路”——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
  • “科研探索自然妙理,实践深悟治理之道”——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
  • “走进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感悟科研精神”——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
  • “实践感悟,助力生态保护”——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
  • 气候未来聚焦课堂,数字互动青年担当——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
  • 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
  • 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和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于科研楼16号楼608室联合开展
  • 12-16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