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生态行,学子意韵浓”——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生态学团支部召开团支部活动

培养学生进行野外生态调查的实际技能,包括生物种类辨识、数量统计、栖息地评估和生态因子的测量等,提高学生在未来研究或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支部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能,学习如何在团队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生态调查和同时也锻炼了成员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活动伊始,支部成员在李守忠老师、姚晓东老师和郑怀舟老师的介绍下,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认真学习了大姆山和长安山常见植物后,支部成员就植物特征展开了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对识别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实地考察时,充分运用专业课所学知识,对大姆山和长安山的植被进行辨别与学习。
隔天,支部成员在活动地分别进行了草地和森林的样方调查。支部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样方布设,观察与记录多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成员们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更能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有效提升支部成员的专业技能,深化了对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为后续自然教育工作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在本次活动中,支部成员们在掌握了植物种类的识别、基本生态学指标测定等基本技能,增强了对生态学调查方法的理解。同时,实地考察的经历使支部成员们对生态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生态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成员们在团队合作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学会了如何有效分工并共同完成任务,也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