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南医学子参观鼓楼妇幼保健所:感悟政策温度与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学子参观鼓楼妇幼保健所感悟政策温度与青年担当

中国青年网江苏省南京7月4日电(通讯员 孙澄 叶佳颖 熊映雪)在党的第103个生日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7月1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十余名师生代表走进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开展了一场以"感悟国策温度,淬炼青春担当"为主题的深度学习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该所精心打造的关爱妇女儿童健康科普宣传墙,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引导公卫学子深刻理解国家妇幼健康政策内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认知,筑牢新时代健康守护者的使命根基。
科普之墙:微观窗口里的国家战略
步入鼓楼区妇幼保健所,一面长达30余米的科普宣传墙成为视觉焦点。在保健所健康教育科负责人李医生的引导下,学子们沿着"生命全周期"的脉络展开学习之旅。宣传墙以明快的色彩和生动的图示,系统呈现了五大核心板块:
孕前优生启航站:详细解读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展示优生咨询、遗传病筛查、叶酸补服等关键环节,墙面上"预防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的标语格外醒目。
孕产期健康护航图:通过清晰的流程图解,展示从早孕建册、定期产检、高危妊娠管理到产后访视的全链条服务,特别标注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科学育儿指南针:涵盖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辅食添加要点、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等实用知识,配以互动式身高体重发育曲线图。
妇女健康防护盾:重点聚焦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防治,展示免费筛查政策、自检方法、预防措施,并设有乳腺癌自检模型体验区。
青春健康加油站:针对青少年群体,提供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指导、生殖健康知识、防艾禁毒教育等内容,体现对成长关键期的关怀。
"这面墙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国家意志的具象化表达。"李医生指着一幅"健康中国2030"战略图示解释,"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到《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所有政策最终都要落地为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服务。"
政策之光:映照妇女儿童健康之路
驻足科普墙前,国家层面对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投入清晰可见:
1.制度保障筑牢根基
宣传墙上反复出现的"国家免费项目"标识,正是政策温度的直接体现。通过系统学习,学子们了解到我国已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妇幼健康保障网络: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惠及1.2亿家庭,预防母婴传播项目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历史最低的3%。这些数据背后,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体系的支撑,更是财政投入的持续加码——2023年中央财政妇幼健康服务补助资金达184.7亿元。
2.全周期关怀的体系构建
"从过去侧重'保生存',到现在着力'促发展',这是我国妇幼健康工作的历史性跨越。"学院副院长陈教授在现场教学时指出。科普墙上关于儿童早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板块,正是《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中"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加强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要求的具体实践。而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内容的加入,则呼应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的"提高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目标。
3.应对挑战的前瞻布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科普墙内容设计体现政策的前瞻性:出生缺陷防治板块特别标注"高龄孕产妇关怀",对应我国高龄产妇比例升至17%的现实;儿童健康管理区突出近视防控和肥胖干预,针对我国青少年近视率53.6%、超重肥胖率19%的严峻形势;青少年板块强化网络成瘾预防,回应数字化时代的成长困境。
青春之誓:公卫学子的时代应答
在科普墙前的现场教学环节,师生展开热烈讨论。面对国家政策的宏伟蓝图与基层实践的生动对照,新时代公卫学子的责任担当愈发清晰:
"我们要做健康政策的'翻译官'!"2023级本科生王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政策语言需要转化为百姓语言。就像这面墙把'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干预'变成'宝宝辅食添加五原则',未来我们要用短视频、社区课堂等形式架设政策落地的桥梁。"
"我们要当健康公平的守护者!"研究生张同学关注到科普墙上的特殊设计:"盲文导览和方言音频播放器,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这提醒我们,在健康资源分配中要特别关注流动妇女、留守儿童等边缘群体,用实际行动缩小健康鸿沟。"
"我们要成为数据时代的健康哨兵!生物统计专业李同学深受启发:"宣传墙每月根据疾病监测数据更新内容。这启示我们,未来要运用AI技术建立区域健康预警系统,让政策干预更精准高效。"
向新而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活动尾声,鼓楼区妇幼保健所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保健所所长展示了近三年科普墙的成效数据:居民妇幼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37%,孕早期建册率提高到96.8%,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增长42%。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基层公卫人的坚守。"所长指着窗外忙碌的儿保科,"你们今天看到的科普墙,只是健康中国的微小切片。未来需要你们这一代,用新理念新技术构建更强大的健康防线。"
"从政策文本到一面墙,从一面墙到万千家庭,这就是公共卫生的实践逻辑。"学院院长在总结时强调,"今天的活动是行走的思政课,希望同学们带着'国之大者'的胸怀,把论文写在社区街道、写在百姓需求、写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前线!"
夕阳西下,离去的学子频频回望那面科普墙。墙面上"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的鲜红标语,与青年们白袍上"南京医科大学"的校徽交相辉映,勾勒出健康中国建设中最动人的青春图景。此刻,政策的温度已融入血脉,时代的召唤已化作担当,新一代公卫人正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启程,在守护民族未来的征途上书写青春华章。
 
作者:孙澄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风拂夏木繁,壮志踏千浪
  • 聆听红色故事,传递组织温暖
  • 聆听红色故事,传递组织温暖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医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会实践团,是一支由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的专业
  • 07-04
  • 广德文博青衿行 溯史传薪照新程
  • 数智青年邂逅现代榨油坊,江财职院实践队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 外国语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五)——探访江淮民俗博物馆与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