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福建农林大学“植此青绿“志愿服务队,走进淮安社区开展昆虫科普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虫林探秘手作自然”:福建农林大学“植此青绿“志愿服务队,走进淮安社区开展昆虫科普实践活动
2025年7月7日,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福建农林大学“植此青绿”志愿服务队联合福州市仓山区淮安社区,在社区内淮安新村的中心广场开展“虫林探秘・手作自然”昆虫科普进社区活动。实践队通过搭建标本展区、组织植物拓染与昆虫折纸等互动环节,活动吸引社区6-12岁青少年及家长共计80余人参与。
活动现场,实践队在遮阳棚下陈列鞘翅目、鳞翅目等50余种昆虫标本,从闪着金属光泽的锹甲到翅膀带有蓝色闪光的蓝闪蝶。孩子们贴着展示桌观察,不时发出“哇!这只天牛的触角比身体还长”的惊叹。
互动环节中,小朋友指着蝴蝶标本提问:“为什么有的蝴蝶翅膀像枯叶呢?”志愿者解释:“这是‘拟态’现象,枯叶蝶的翅膀能让鸟类误以为是落叶,从而使昆虫逃脱鸟类的追捕。”她随即展示蝴蝶幼虫蜕变为成虫的视频和照片,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呼。家长感慨:“平时孩子只在课本上看图片,今天能近距离观察到标本细节,连蝴蝶翅膀的鳞片纹理都看得清,比上科学课更直观。”
在手工体验区,志愿者铺开棉纱布与提前用明矾浸泡银杏叶、蕨类等植物叶片以及花朵花瓣,指导孩子们进行拓染创作。“先将叶片背面朝上固定在纱布上,再用小锤子均匀敲击叶片。随着“咚咚”的敲击声,淡绿色的叶脉逐渐在纱布上晕染开来。将拓染好的蕨类叶片贴在昆虫主题卡纸上,用彩笔在空白处添画其他小昆虫或是各种环境创作。
昆虫折纸环节中,志愿者提前将彩纸裁成统一规格,分步演示蜻蜓的折叠技巧。“先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再将翅膀部分翻折出立体结构……”志愿者手持折纸模型讲解,孩子们围坐在长桌前认真模仿。小朋友举着完成的折纸蜻蜓兴奋地说:“我的蜻蜓,和展示的蜻蜓一模一样!”
活动尾声,志愿者给参与活动的孩子发放昆虫贴纸套装,并引导他们将折纸作品与标本合影。这种互动设计让抽象的昆虫知识变得可触摸,团队特意针对社区场地特点在中心广场搭建遮阳棚,既解决夏季高温问题,又形成开放式科普空间。淮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反响良好,希望高校能多开展这类沉浸式科普活动。”
此次“虫林探秘・手作自然”科普活动通过“标本观察+手工创作+传统工艺”的多元形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昆虫知识。福建农林大学“植此青绿”实践队队长表示,团队将继续前往闽侯县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亲近自然的桥梁。
 
作者:吴宇丰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衿待发——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支教前期准备
  • 同心筑暖流|合肥工大学子以团队之力点亮福利院童心
  • 安徽理工大学“薪火计划”团队调研界首彩陶: 青年视角探非遗传承破局之路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